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临江仙·乡愁(用晏几道韵)
作者:冯倾城  来源:中华诗词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临江仙  乡愁   
描述:蓬岛金风依约,神州玉露纷垂。鹊桥架起是何时?只期珠合浦,不忍蝶分飞。 遥想他年携手,那堪此夜沾衣。常相隔海诉相思。又将星子摘,日盼彩云归。
论谢逸的艺术风格
作者:陈佳云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谢逸    风格 
描述:谢逸的既继承了花间的秾丽柔媚,具有清新含蓄的意味,又在婉约之中饶有豪放之气,在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论晏殊时间意识的内容层次
作者:黄智英  来源: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时间意识  时间意识 
描述:被誉为"北宋倚声家初祖"的晏殊,其清丽淡雅、温润秀洁,在抒写相思爱恋与离愁别恨时常蕴含着强烈的时间意识。在内容层次上,他的时间意识由借物伤怀、怀旧吟别到死亡焦虑逐层递进。本文通过对晏殊时间意识
与曲的分与合
作者:张宏生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辫体  明清之际  牡丹亭 
描述:现。王士旗本人在对《倚声初集》中所选录的作品进行评价时,也非常称赞词与《牡丹亭》所发生的种种联系。这说明,王士禛和他的同时代人,虽然具有辩体的迫切性,但长期的惯性和操作标准的不确定性,也就使得这个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因而提醒我们要进入文学史的过程中来进行讨论。
从常用语汇意象论二晏之异
作者:唐红卫  来源: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几道   
描述:常用语汇和意象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词人作的风格。根据统计数据,晏殊喜欢大量使用清新明朗的语汇和意象,晏几道喜欢大量使用哀感顽艳的语汇和意象;从而分别导致了晏殊作温润闲雅的风格和晏几道作缠绵
晏殊之“及时行乐”主题初探
作者:宋华 郭艳华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及时行乐   
描述:,寄情山水自然,为找到安顿内心的路径而进行的深刻反思,研究晏殊中的"及时行乐"主题,对于理解晏殊的文学思想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与曲的分与合:以明清之际词坛与《牡丹亭》的关系为例
作者:张宏生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辨体  辨体  明清之际  明清之际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现。王士禛本人在对《倚声初集》中所选录的作品进行评价时,也非常称赞词与《牡丹亭》所发生的种种联系。这说明,王士禛和他的同时代人,虽然具有辨体的迫切性,但长期的惯性和操作标准的不确定性,也就使得这个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因而提醒我们要进入文学史的过程中来进行讨论。
从李氏父子到晏氏父子:体的文人化演进初探
作者:杨雪  来源:科教导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煜  晏殊    诗化   
描述:本文选取了李煜父子和晏殊父子,从这两对父子作家的创作中探讨他们对于体的拓展,从而得出体文人化演进的线索及晚唐到北宋词风的嬗变.
对教材所注“《临江仙》词意画”的质疑
作者:孙延喜  来源: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江仙  词意  教材  质疑  唐诗宋词  高中语文  晏几道  教科书 
描述:临江仙》词意画”的小注。但画中是一位女子独立,与整篇词意不符合。在这首之后选这幅画,这对学生理解全产生了障碍。 这首独立的当是抒情主人公即词人。从事理上分析,作者思念一位飘零的歌女,但情人已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作者:暂无 来源:作文素材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江仙  晏几道  落花  《小山  作者    词人 
描述:晏几道的这首《临江仙》是作中感怀旧人的名篇。据作者《小山》自跋所述,作者好友沈廉叔、陈君友家有莲、鸿、苹、云四个歌女,词人及其好友的新词经常由她们在席间歌唱。作者和中小苹曾有过一段恋情,后沈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