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007)
报纸(2774)
学位论文(156)
图书(110)
会议论文(54)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4017)
历史名人 (2557)
才乡教育 (250)
红色文化 (105)
文化溯源 (103)
地方风物 (43)
非遗保护 (19)
宗教集要 (7)
按年份分组
2014(868)
2011(597)
2002(83)
2000(95)
1997(62)
1986(62)
1984(58)
1982(71)
1961(9)
按来源分组
其它(306)
上海戏剧(90)
中国戏剧(51)
剧本(12)
文学评论(8)
创作评谭(7)
江苏戏剧(7)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今日湖北·下半月(1)
今日湖北(下半月)(1)
戏曲史家景深教授点滴
作者:周光夏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授  爱情故事  景深  牡丹亭  汤显祖  戏曲史  时代意义  杜丽娘  文学史  临川 
描述:位矮矮的老人,胖墩墩的脸上微露笑容,有声有色地介绍道:“汤显祖《牡丹亭》是“临川”中的代表作,全剧共五十五出,为明代传奇中稀有的长篇,《牡丹亭》这部传奇的主题具有强烈时代意义,它通过杜丽娘和柳
论历史认识对象的构成——与刘大年同志商榷
作者:彭年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生产力  生产关系  历史认识  社会关系  认识对象  表现形式  历史研究  人口生产  历史演变  人类社会 
描述:活资料那样的物,而只能从人与人的关系去考察”①。在这里,人与自然界(物)的关系(生产力)被排斥在历史认
“合力”辨:与刘大年同志商榷
作者:吴廷嘉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合力论  唯物史观  阶级斗争动力  历史动力  交互作用  历史研究  合力说  表现形式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动力理论 
描述:刘大年同志在((历史研究》1987年第4期发表的《说"合力"》,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但该文的基本观点,笔者不敢苟同.故本着在学术争鸣中探求真理的精神,提出一些不同看法,就教于刘大年同志和史学界的师长
八仙过海 各显其能——临川县户办联户办企业随记
作者:施玉兰 冯开明 黄持平  来源:金融与经济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办企业  临川  红壤开发  专业户  乡镇企业  芦笋罐头  比较发达  西瓜  莎士比亚  汤显祖 
描述:一提到江西临川县,也许有人会脱口而出:“这是一个才子之乡”!不错,在历史上,江西临川是一个人文比较发达的地方,享有“人杰地灵,物阜民丰”的誉称。被伟大导师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和我国
《河殇》与“以史为鉴”问题(答陈奎德同志)
作者:赵世瑜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 电影、电视艺术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河殇》与“以史为鉴”问题(答陈奎德同志)
论恩格斯的历史“合力”思想及其意义:与刘大年同志商榷
作者:刘尊武  来源:江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唯物史观  恩格斯  历史运动  历史发展规律  基本原理  个人意志  历史规律  思想  自己创造  布洛赫 
描述: (一) 恩格斯在晚年关于唯物史观的通信中,在阐述人们怎样创造自己的历史时,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历史运动的“合力”思想。他在1890年9月致约·布洛赫的信中写下了发人深思的两段名言:“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进
汤显祖在芜湖撰作《牡丹亭》说
作者:朱建明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芜湖  古典戏曲  江西  临川  标目  安徽  红烛  万历 
描述:谁都知道,汤显祖在其故乡寓所江西临川玉茗堂清远楼,撰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古典戏曲名著《牡丹亭》。《牡丹亭》第一出《标目》[蝶恋花]曲云:“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玉茗堂也因此而
为一代戏曲大师立传之作——评蒋士铨的《临川》传奇
作者:王永健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艺术  昆山腔  临川  戏曲创作  人物传记  艺术构思  二十年  杨恩寿  评论 
描述:传之作,作一番肤浅的评论,以就正于方家同好。蒋士铨作为一位戏曲家,有这样一些特点: 首先,蒋氏的时代,是昆山腔戏曲艺术
释戏的心理分析方法臆说--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方法比较
作者:郑传寅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弗洛伊德  心理分析方法  文艺创作  汤显祖  戏曲作品  心理过程  批评家  戏曲批评  戏曲创作  艺术思维 
描述:提起与文艺创作的关系,我们首先会想到弗洛伊德。但只要稍稍注意一下我国古代的文艺批评就不难发现,汤显祖、谢肇淛等批评家早就提出了“因情成,因成戏”、“戏与同”等重要论断,王骥德、李渔等踵事增华
牡丹亭·惊梦》新说
作者:金志仁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情  牡丹亭  寻梦  映山红  杜丽娘  舞台  曲文  后花园  表现手法  汤显祖 
描述:词,理解就发生了歧义。有的文词似雾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