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显祖及其《邯郸记》
-
作者:李晓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邯郸 戏曲研究 临川四梦 思想意义 王骥德 牡丹亭 佛道思想 张居正 人生态度
-
描述:,被后人笑为点金成铁的孟浪汉。王骥德却认为此记曲词胜《牡丹亭》,曰:其掇拾本色,参错丽语,境往神采,巧凑妙合,又视元人别一蹊径,技出天纵,匪由人造。吕天
-
《邯郸记》评议
-
作者:张燕瑾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全集 邯郸 牡丹亭 作家 评议 否定 创作意图 戏曲研究 文艺创作 创作状态
-
描述:有过交往,且关系密切,对汤翁了解深切。然而又不尽然。文艺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旦进入创作状态,作家投入的是感情,用感情写作,有时甚至是作家本人的理智所左右不了的。形象的文艺作
-
论汤显祖《邯郸记》的成就及其影响
-
作者:赵山林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全集 邯郸 黄粱梦 枕中记 吕洞宾 艺术成就 牡丹亭 马致远 创作 戏曲研究
-
描述:,其中被度者均为卢生。
-
论《邯郸梦》的行动性:从《牡丹亭》与《邯郸梦》的结构谈起
-
作者:刘艳卉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行动性 行动性 邯郸 邯郸 杜丽娘 杜丽娘 双线结构 双线结构 柳梦梅 柳梦梅 情节 情节 主要人物 主要人物 宦海沉浮 宦海沉浮 两条线索 两条线索
-
描述:在汤显祖的剧作中,《牡丹亭》和《邯郸梦》可以并称双玉,它们分别代表了他的"情之天下"和"法之天下"。在《牡丹亭》中,汤显祖对"情之天下"予以歌颂,而在《邯郸梦》中,则对"法之天下"予以否定。关于这两
-
谈中国传统喜剧、悲剧与悲喜剧的分类问题:兼论《牡丹亭》悲剧
-
作者:范华群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喜剧观念 悲喜剧 复合结构 牡丹亭 传统戏剧 喜剧冲突 悲剧冲突 喜剧性 柳梦梅 杜丽娘
-
描述:由于我国传统戏剧的喜剧观念与西欧的差距很大,以西欧的戏剧理论为标准对传统戏剧进行分类的结果,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不小的分歧意见。在国内有将浩瀚如海的传统剧目分别浓缩编
-
梦思:审美至情体验
-
作者:邹元江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至情 审美体验 牡丹亭 杜丽娘 戏曲研究 生命历程 戏剧家 生命体验 邯郸
-
描述:汤显祖擅长造梦境,《紫钗记》、《牡丹亭》、《南柯梦记》和《邯郸梦记》皆以梦入戏,被称为临川四梦。汤显祖说:因情成梦、因梦成戏。这被明清以来的曲论者、戏剧家作了种种解释、阐发,今人总括而论
-
明末文人心目中的汤显祖的人物形象
-
作者:田仲一成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 明末 明末 戏曲研究 戏曲研究 世界观 世界观 记录 记录 人生 人生 明代末期 明代末期 邯郸 邯郸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肆)假托汤显祖的名义对文学作品加以批评的批语之中,他们把他看作是怎么样的人;3.明末文人之中,流行着把人生看作戏剧的想法,在这样的悲观性世界观之下,汤显祖的作品被置于什么地位。
-
论汤显祖文化意识的悲剧冲突
-
作者:郭英德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论汤显祖文化意识的悲剧冲突
-
究戏曲之理,通古今之变:安葵《赏今鉴古集》读后
-
作者:徐燕琳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美学 汤显祖 戏曲理论 戏曲研究 综合论 戏曲创作 古今 创作理论 创作心态 戏剧家
-
描述:长期以来,古代戏曲研究与当代戏曲实践虽然各有各精彩,却一直缺乏有力的衔接与沟通。这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因为曲学的开创毕竟为时不久,理论和经验的积累酝酿都需要一个过程,而这段时间曲坛又如此风云激荡。另一个原因,借用戏曲批评术语来说,便是案头与场上的矛盾。不仅仅是创作和表演,还
-
论《牡丹亭》性心理及其生命意识的升华:以蔼理士性心理学理论
-
作者:魏远征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性心理描写 牡丹亭 杜丽娘 汤显祖 生命意识 柳梦梅 性心理学 心理学理论 爱情 白日梦
-
描述:情和婚姻的执著向往和追求,而且对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