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并举——李觏治国方略再探
作者:陈大勇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治国方略  治国方略         
描述:治国方略是李觏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 ,社会规范又是治国方略中的核心内容。在李觏的治国方略中 ,“”“”是两个基本范畴 ,而李觏关于“”“”的理论与现代社会综合治理中的软规范和硬规范的基本内容是一致的
李觏论研究
作者:李国平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觏    性情论  功利主义   
描述:;在的内涵上,他认为是施政、立教、治国、安民、修已的根据和标准,,是仁、义、智、信之本,将仁、义、智、信、乐、刑、政七者统于一体;在的具体要求方面,他认为对经济、政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东汉之势的形成以及郑玄的
作者:马育良  来源:南都学坛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玄  《周礼》      《三礼》  宗法贵族  礼乐  马融  古文经学  郑氏 
描述:东汉统治阶级尚礼治;东汉古文经学至郑玄时盛极,郑氏亦以学为重,孔颖达云:“《》是郑学”。唐晏《两汉三国学案》(下称《学案》)卷7:“然统康成一生著述而论之,《三礼》实为专长。”皮锡瑞《经学通论
李觏的礼法观
作者:朱人求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一本于  一本于  一致于  一致于 
描述:于农"、"刑罚世轻世"等法律思想。李觏的"一本于"、"一致于"和"礼法互等"观把我国礼法合流的思想向前推进了一步。
“立善于天下”:王安石伦理思想探析
作者:刘文波 刘浩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伦理  伦理 
描述:是,到了宋代,特别是王安石变法时期,这种情形有所改变,即王安石试图以某种制度/法度来改变政治陋习和社会固有伦理观念,以其特有的政治治理观念重新诠释了与伦理的关系,并付诸实践。
屈原《离骚》用探微
作者:王学军 贺威丽  来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屈原  离骚    周礼 
描述:涉及范围广;以周礼为本而又融入楚地习俗。东周礼崩乐坏之际,礼制并未完全丧失固有作用,作为身份等级衡量标准,依旧有其存在价值和意义,因而《离骚》用数量众多,涉及范围广;周代贵族熟悉礼仪,为社会交往
李觏与荀子论的异同
作者:赵军政 张斌 赖井洋  来源: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荀子  荀子     
描述:李觏的论是对荀子的论的扬弃,二者在“”的起源、作用、行为价值取向等方面有诸多的关系。
江西省相山铀多金属矿田磁坡度异常提取与成矿预测
作者:吴志春 郭福生 谢财富 刘林清 姜勇彪  来源:物探与化探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重力勘探  磁法勘探    磁坡度异常提取  成矿预测  相山 
描述:°的两个区间为成矿有利区,西部成矿区磁坡度小于30°且磁异常值为-40~-45 nT的区域为成矿有利区,整个矿田磁坡度为71°~80°且磁异常值小于零的区域为成矿有利区。提取的剩余重力坡度异常和磁坡度异常能够反映矿田深部有利成矿部位,对深部找矿具有指导作用。
经看西周时期的司法制度
作者:田沐臣 马增强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描述:先秦文化的整体性表现为礼乐文明,在当时的功用几乎是万能的、无所不包的。尤其是在以“尊文化”[]为特点的西周时期,是治国之本,规范着国家的根本制度,是政治法律的根本指导原则。对此,经作了
引仁入——孔子对周礼的超越
作者:王林萍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孔子      超越 
描述:的思想渊源。第二部分,孔子对周礼的反思。这反映了孔子对上古文化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孔子思想的形成。第三部分,孔子对周礼的超越。孔子为传统周礼注入了新的内容——“仁”,“”是孔子的承继,“仁”是孔子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