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也谈“一水”的“
作者:廖曙光  来源:江苏教育(小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多音多义字  江苏教育  七言律诗  诗词格律  泊船  商榷  小学  读音  格式 
描述:句的格式应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果把
怎么读
作者:嵇春明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第四声  王安石  解释  三仄调  七言绝句  第一声  空间范围  间隔  格律诗  仄声 
描述:问:王安石的名诗《泊船瓜洲》首句"京口瓜洲一水"中的""究竟怎么读,一直存在着分歧。一种观点是把""读第四声,解释为"间隔、隔开"。另一种观点是把""读第一声,解释为"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泊船瓜洲》之“正音管窥
作者:莫俊峰  来源:新语文学习(教师版 中学专辑)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泊船  隐逸人格精神  阴平  钟山  七言绝句  春风  高考语文  平仄格式  去声 
描述:京口瓜洲一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其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几乎家喻户晓,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还选了这首
也说《泊船瓜洲》中“的读音
作者:刘志刚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教师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泊船  句式  平声  去声  读音  王力  诗律学  仄声  故居 
描述:关于《泊船瓜洲》诗中间的读音,有的认为当读阴平,有的认为当读去声。两种意见,各执一词,莫衷一是。认为读平声的,主要从诗的格律方面据理力争;而认为读去声的则主要是从意义的理解方面据理力争。
李瑞清正书对联赏析
作者:暂无 来源:书法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李瑞清  对联  郑文公碑  “声”  “清”  “新”    “歌”  “虚”  流动之美 
描述:李雨(石家庄)《书法报》2005 年7月4日第27期第6版刊登 的李瑞清这幅五言联,最大特点 有两个,一是结体稳定,字迹方 正,不偏不倚。虽多茂密之,但 参差自然,繁而不乱。比如“尘” 中的“土
“一水”的“”该读第几声?
作者:章承董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泊船瓜洲》  小学语文教材  教学参考书  代表作  王安石  四声  教师 
描述:《泊船瓜洲》是北宋王安石的代表作,多种小学语文教材均将它选入。然而经常有教师反映,不知道首句京口瓜洲一水该读第一声还是第四
“稍”、“梢”释义商补
作者:舒韶雄  来源: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金瓶梅词话  释义  说文通训定声  周礼  本义  堆放物  俞樾  梢端  商补 
描述:"稍",《说文.禾部》:"出物有渐也。从禾,肖声。"本义为"禾末",《说文通训定声.小部》:"稍,按此当训禾末,与秒为穀芒者有别。"《周礼.天官.大府》:"四郊之赋,以待稍秣。"俞樾《群经平议》卷
“于山水悟人生哲理”
作者:暂无 来源:皖江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褒禅山 航拍褒禅山风景区(本报资料图)。 千古不易的青山,亘古不变的绿水,已然成为中国古人的精神家园。流觞曲水的兰亭,大江东去的赤壁,浩浩荡荡的洞庭湖,美丽的山山水水寄予了王安石无尽的得意或失意。在王安石的作品集子里,游记文并不多,但是有一篇山水游记却独树一帜,它不仅写山水,更将笔触伸向
论至元、大德诗风之转变
作者:王忠阁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戴表元  平淡自然  诗风  陈与义  《四库全书总目》  《元诗选》  和会朱陆  科举制度  《瀛奎律髓》  吴澄 
描述:元代至元后期到大德的诗坛,一变元初庞蔚豪宕的诗风,出现尚雅、尚已、重平淡自然等诸多风格并存的局面。这种诗风的转变,首先来自于至元到大德朱陆和会的社会思潮以及自由、活跃的社会心理氛围的影响
从容自在笔墨
作者:笑颜  来源:航空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  书帖  化境  成就  作画  名利  王安石  心平气和  最高境界  古诗词 
描述:画的最高层次,讲究个心平气和、浑然天成。细想来,岂止作画如此,车鹏飞的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