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苏轼的“辞达”说
-
作者:孙民 来源: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辞达说” 王安石科举改革 “一道德”
-
描述:纠正了当时“千人一腔”的粗陋文风,有效地保证了宋代散文的健康发展。
-
模糊其辞更清晰:谈新闻语言的“活化”
-
作者:胡仁钧 来源:新闻前哨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模糊语言 新闻语言 新闻写作 语言表达 新闻事实 新闻宣传效果 月全食 辩证的统一 王安石 天气状况
-
描述:,但他又不甘心以回答不知道作罢。思考了一会回答客人:“那獐旁边的是鹿,鹿旁边的是獐。”客人一听,感到无可挑剔,连声称赞王元泽太聪明了。 恰当地运用模糊语言,能收到奇妙的效果,反映出一种说辩理智
-
说“馂”
-
作者:魏德胜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祭祀活动 《史记·秦本纪》 诸侯 孔颖达 杜预注 《春秋左传注》 上古典籍 《周礼》 《左传》 宗庙祭祀
-
描述:我们先看一段《左传·庄公六年》中的文字:三甥曰:“亡邓国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图,后君噬齐,其及图之乎?图之,此为时矣。”邓侯曰:“人将不食吾馀。”对曰:“若不从三臣,抑社稷不血食,而君焉取馀。”其中“不食吾馀”,杜预注:“言自害其甥,必为人所贱。”孔...
-
说“洋”
-
作者:杨东鲁 来源:山西老年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土”和“洋” 刘绍棠 小时候 外国货 文学作品 土里土气 母亲 贵州茅台 长江沿岸 洋油
-
描述:谈“洋”,大概是个时髦的老话题。 说起“洋”来,我倒也有一些印象。记得小时候,爷爷、奶奶把家里日常用的东西也冠以一个“洋”字,仿佛非“洋”不成名。譬如,火柴称“洋火”,棉线讲“洋线”,煤油叫“洋油”,雨伞曰“洋伞”……于是,在我的心里留下了这样
-
说“乏”
-
作者:臧克和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基本义 《说文》 说文通训定声 甲骨文 俞正燮 小尔雅 意思说 正部 陆德明 《周礼
-
描述:“乏”字在《说文》归《正部》,被理解为与“正”字相反的一个字;古代经书中说“反正为乏”。我们只有先弄清楚“正”取象于什么东西,才可能认识“乏”是如何“反正”的。 “正”在读平声(zhēng)时
-
“稗官”说
-
作者:潘建国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书·艺文志》 小说家 稗官 行政职能 待诏 刘向 《汉书》 街谈巷语 《周礼》 《隋书·经籍志》
-
描述:本文通过对“稗官”一词的真实含义及其自周至汉的演变的考辨,指出尽管《汉书·艺文志》中的“小说家”与今天小说概念全然不似,但汉魏六朝小说的作品内容,却与之存在着合理的对应关系。
-
“东坡遗风”话张达
-
作者:窦志成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东坡 餐厅 文化交流 图书馆 海峡两岸 中华传统文化 成功之路 饮食文化 体制改革 祖国统一大业
-
描述:苏东坡生前没有到过北京,但四川眉山籍的东坡故里人张达先生却在北京创办了一家以大文豪东坡命名的餐厅———北京东坡餐厅。从此,以东坡命名的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双喜和东坡羹等一系列的名贵川菜,引进了首都
-
王安石《字说》散论
-
作者:陈本源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字说》 声训 语源 右文说 形声兼会意
-
描述:思想;不少地方继承《说文》传统而又有所突破;在运用“声训”方法释义时,也不乏言之成理之说。
-
趣说吃醋
-
作者:华振鹤 来源:食品与健康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解字 日常生活 东汉 周王朝 节度使 官制 酷吏 周礼 唐太宗 民谣
-
描述:字》释醋字为"客酌主人也。"宴会中,主人向客人敬酒称"献",客
-
音切变例说略
-
作者:范新干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音切 《周礼 借字 郑注 《集韵》 经典释文 言语意义 释义 产生原因 音注
-
描述:音切变例说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