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试论《资治通鉴》中的“
作者:张利群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资治通鉴  王安石变法  政治思想  洛阳  君臣  讲读  宋神宗  少数民族  京城 
描述: 司马光主编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本来是为了“每开经筵,常令进读”,读给皇帝听的。所以起初叫《历代君臣事迹》。后来司马光受王安石排挤,离开京城,皇帝听不到司马光的讲读声了。但《资治通鉴》却因此而在洛阳修成,并且使神宗皇帝陆续看了而大加赞赏。这就说明,司马光主撰《资治通鉴》的目的,不是为修史而修史,
“读为、读”考
作者:宋秀丽  来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假借字  周礼  古今字  术语  段玉裁  考工记  说文解字  训话  训释  郑玄 
描述:、读,三当为。读如、读若者拟其音也,古无反语,故为比方之词;读为、读者,易其字也,易之以音相近之字,故为变化之词。比方主乎同,音同而义可推也;变化主乎
从王安石《元》诗看“年”的民俗文化
作者:陶恒  来源: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民俗文化 
描述:通过分析王安石《元》诗的内涵,引发出对中国不同地域中“年”的民俗文化,为研究中国民间文化提供理论依据。
“独其为文犹可识.‘花山’”注商
作者:左景仁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花山  褒禅山  注释  语言环境  王安石  文字  课本  疏通  注家  名称 
描述:《游褒禅山记》中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花山’一句,由于注释有误,串解与原文卯榫不合,难以疏通。课本在几次修订改版中对该句注文有所推敲,但一直没有抓住要害,至今含胡其辞。问题在于注家
《周礼》汉注“读为()”、“读如(若)”新探──略兼及《
作者:江中柱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读若”  《周礼》  《说文》  假借字  多音多义字  段玉裁  拟音  训诂术语  《古代汉语》  《说文解字注》 
描述:《周礼》汉注“读为()”、“读如(若)”新探──略兼及《说文》“读若”例江中柱读书治学,必先正字、明字音、了解文籍中的字是正字还是假借字。西汉时,一般用直接注释的方式来表示,不用术语,不作特定
傅烈的观点
作者:暂无 来源: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机制研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傅烈的观点
一代名——王安石
作者:范文汲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一代名——王安石
李清研究
作者:李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清  王安石变法  绍圣绍述  北宋文学 
描述:理、同知太常礼院。王安石变法之初,深得参知政事韩绛赏识。熙宁三年(1070),韩绛出为陕西宣抚使,李清随其出任陕西路宣抚使司管勾机宜文字。次年,因受庆州(治今甘肃庆阳)兵变的牵连,贬为海州(旧治
曾巩,被掩盖的能
作者:暂无 来源:文汇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曾巩,被掩盖的能
王英的感情世界
作者:张天平  来源:今天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英的感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