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 拗相公王安石
-
作者:暂无 来源:国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王安石诨名“拗相公”? 变法开始后,王安石性格里的拗劲,发展成一种实践理想的狂热,让他看不到政策执行中的问题。 比方说《青苗法》。青黄不接的春季,官府低息贷粮给农民,秋收后农民再按息还
-
拗相公王安石
-
作者:木风 来源:国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拗相公王安石
-
王安石其人不如其文
-
作者:刘文锋 来源:国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欧阳修 为政 长者 文学家 自卑感 宋神宗 正常 京兆尹 朝廷
-
描述:有个姓王名安石的大腕,作为一位改革家,勇气可嘉,作为一位文学家,才华横溢,但人品,实在不怎么的。他在什么都不是的时候,很希望得到欧阳修的青睐。文学青年渴望得到提拔,这种心理,还算是正常的事情。不过,他在《上欧阳永叔书》之二信里写道:"某以不肖,愿趋走于先生长者之门久矣,初以疵贱,不能
-
《四书》、《五经》:从“考语文”到“考政治”
-
作者:王宏斌 来源:国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进士科 语文 四书 诗赋 五经 政治 孟子 王安石 文理分科 科举
-
描述:我这里有一份研究者开列的宋朝的主要考试科目表,这有点类似今天高考中的文理分科,但比文理两科可要多得多:进士科:《易官义》、《诗经》、《尚书》、《周礼》、《礼记》、《论语》、《孟子》等文学类书籍,初期更重考文学诗赋
-
宽容之境
-
作者:崔雨风 来源:国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宽容 晏殊 政治生涯 宋仁宗 宣徽使 宰相 吕惠卿 个性 武则天
-
描述:王安石去拜访临川同乡、当朝宰相晏殊。晏殊看他好久后,才说了一句:"能容于物,物亦容矣。"晏殊的这句话,让王安石百思不得其解。其实,这是晏殊针对他的个性与为人的一个恳切告诫。在以后的政治生涯中,王安石
-
国学语录
-
作者:暂无 来源:国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学 吕氏春秋 吕不韦 王安石 苏轼 荀子 晁错 超世 政教 慈溪
-
描述: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
有多少张冠李戴
-
作者:殷燕召 来源:国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版书 文化误读 康熙字典 王学 相声 文化隔膜 历史题材 王安石 汉文帝 生活中
-
描述:。 穿越历史 错误百出 公元前173年,汉文帝刘恒把当时著名的政论家贾谊从长沙召回长安,君臣相谈甚欢,汉文帝“移席”凑到贾谊面前,谈到半夜方止;公元280年,西晋名将杜预攻取荆州,不久后西晋灭吴。杜预统兵喜欢带着胡床(类似于今天的马扎),以供行军间隙坐下休息。“从西汉到三国,都没有凳子这种坐具,”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宁可说,“汉代人席地而坐,为了生活方便,只有几、案和卧榻等矮家具。东汉后期从北方游牧民族引来胡床等坐具,桌、椅等式样的家具唐代才出现,直到宋代才出现与今天类似的‘高坐器具’。” 由于借助具体的形象表达,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常常出现将后世物品移至前代的文化误读。宁可介绍:“影视剧中先秦时期的战争场面,总有配备马鞍、马镫的独立骑兵,那时尽管赵国进行了‘胡服骑射’的改革,但并没有普及到其他国家,当时基本还是靠兵车作战的。
-
熙宁变法与新旧党争
-
作者:易中天 来源:国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熙宁变法 宋神宗 司马光 改革 苏轼 国家财政收入 免役法 青苗法 食货志
-
描述:朋党之争是文人们最热衷的事情,由最初的"改革之争",演变成了"君子小人之争"。文人们分成两派,相互攻讦,内斗不止。文人们都自命清高,自我标榜是"道德君子",各成一派,各有说辞。从政治观点的不同演变到是非立场的原则问题,今天我掌权了,就要置你于死
-
千年圣洁
-
作者:冯伟林 来源:国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敦颐 王安石 太极图说 马丁·路德 中国文化 莲花 文学家 中国思想史 天人合一 哲学家
-
描述:一个人,走了千年;一朵花,开了千载。谁能跨越千年而美丽?是周敦颐,人们仰慕千年的莲花君子,人们读了千载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中国思想史上,他的地位如禅宗的慧能,如西方的马丁·路德。老子以5000言而成为道家的鼻祖,周敦颐却以一篇200多字的《太极图说》和一篇
-
范纯仁,被父亲范仲淹“遮挡”的名士
-
作者:王爱军 来源:国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仲淹 司马光 父亲 王安石 社会影响 个性特点 北宋 太常寺 宋哲宗 皇帝
-
描述:科举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