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抚州广昌“孟戏舞”的调查与保护研究
-
作者:尹荧 来源: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抚州 广昌 孟戏舞舞
-
描述:江西抚州广昌县有一种特殊的民间地方舞蹈—孟戏舞舞,它以孟姜女哭长城为题材,分为曾、刘两大派别.本文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法,阐述了两家戏曲的起源、比较它们的异同、分析其艺术特色和社会价值,论证
-
孟姜女故事的流变与地域习俗:以江西广昌“孟戏”为例
-
作者:张芳霖 吴承游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姜女 故事 地域习俗 广昌 孟戏
-
描述:孟姜女故事作为我国最为流行的民间传说之一,源远流长,而其流传的形式也是因地而异、因时而变。在江西省广昌县甘竹镇一带即流传着以孟姜女哭长城为题材的民间戏曲,俗称广昌"孟戏"。作为一种文化范本的孟戏
-
孟戏
-
作者:吴若峰 来源:中国民族博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海盐腔 演员们 孟姜 客家族群 弋阳腔 长城 手抄本 广昌 剧本 汤显祖
-
描述:一出家喻户晓的孟姜女哭长城,在同一乡村的二姓客家族群中,作为家族祭祀戏,承袭传唱500余年,分化成两出悲喜剧,一个是传奇戏《长城记》,另一个是《孟姜女送寒衣》。遗失多年的古南戏剧本,几近绝迹的四大
-
的是方家之论:读毛礼镁新著《江西广昌孟戏研究》与《江西傩及
-
作者:周育德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目连戏 海盐腔 江西 弋阳腔 广昌 戏曲声腔 民俗文化 戏曲研究 学术成果 戏曲史
-
描述:北京有一对老夫妇刘乃崇和蒋健兰,他们五十余年的戏曲评论正以《老俩口说戏》为书名一本又一本地出版。南昌也有一对年过古稀的老夫妇流沙和毛礼镁,他们以江西戏曲为根基,从事戏曲史论研究半个多世纪,创获丰富,学术巨著也正在联翩问世。近来读到毛礼镁新著两种,一本是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出版的
-
广昌《孟戏》后继有人
-
作者:张帮人 段学文 王绍雄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南昌3月21日电江西省广昌县甘竹镇赤溪曾家孟戏剧团日前举行拜师典礼,村中23个稚气未脱的少年,对着面前十多位村中演孟戏的元老,毕恭毕敬地行拜师仪式。这是曾家孟戏举行的廿六代拜师典礼
-
广昌孟戏进入名录图典
-
作者:暂无 来源:经济晚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记者黄志文文/图
近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广昌孟戏被编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据了解,广昌孟戏是江西省古老戏曲剧种之一,其创始年代约在明朝永乐年间,至今已有
-
广昌“孟戏”的考察与研究
-
作者:李启福 李上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形态 传说故事 田野调查 历史渊源 艺术特点 孟姜女 高腔
-
描述:孟戏指专演孟姜女传说故事的戏曲,它作为成熟的一种戏曲形态,又名盱河戏,形成于明朝,距今五百余年。其唱腔以高腔、并吸取四大声腔之首海盐为主,特点鲜明、音乐古朴;具有元代古南戏曲音韵。笔者曾对江西广昌甘
-
江西广昌孟戏探析
-
作者:毛礼镁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姜女 广昌县 江西 戏曲研究 长城 南戏 海盐腔 探析 演出 弋阳腔
-
描述:广昌县甘竹镇赤溪曾村和大路背刘村,仅有盱江一水之隔,两地相近。从明代开始,甘竹镇曾、刘二村先后演出两种孟姜女故事的戏曲,俗称孟戏。其中赤溪曾村演《孟姜女送寒衣》;大路背刘村演《长城记》。两种孟戏
-
戏曲声腔的“活化石”——广昌孟戏
-
作者:段学文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广昌县 活化石 孟姜女 海盐腔 弋阳腔 南戏 剧团 江西省 唱腔 剧种
-
描述::今年广昌孟戏正式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全体演员闻之激情满怀,纷纷表示要尽心尽力将广昌孟戏这
-
广昌“孟戏春晚”闹新春
-
作者:陈勇贵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如痴如醉,连呼过瘾。 广昌孟戏是一种以孟姜女哭长城为题材的戏曲,流行于甘竹镇一带,又名“?B河戏”。它用高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