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站得高未必看得远》升格途径展示
作者:张晓春 毛群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高中)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升格  珠穆朗玛峰  作文  王安石诗  材料单  月亮  晚唐诗人  高级中学  语言  议论文 
描述: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原 文】 站得高未必看得远 枝江第一高级中学 王 晶 王安石诗云:“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我们不难理解其中的寓意,但是否真的只有站在最高处,才能看到最远的风景呢?(根据后文的内容来看,这句话应该改为“但是否真的站在最高处,就能看到最远的风景呢”)并非如此。 如果有机会外出旅游,也许你会有坐飞机的机会(语言啰嗦,可以改为“如果有机会坐飞机旅游”),当你坐在机舱中,透过玻璃窗向下俯瞰,你肯定以为陆地上的风景可以尽收你的眼里(“你的”多余。语言应该尽可能简洁),但事实并非如此。(“事实并非如此”说法过于绝对,这是中学生常犯的毛病,应在“并非”前加“或许”)即使飞机飞得再高,也难免会有云朵挡住你好奇的视线,如此看来,王安石的这句诗似乎只是一种理想状况,如果他真的有过登高望远的经历,那么,或许是因为他运气好,天公作美。
以意逆志见知音:王安石《孟子》解读
作者:杨思贤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孟子  知音  韩愈  孔子  周公  名作赏析  文心雕龙  孟轲  儒家 
描述:佛门传法体系,创造性地叙述了儒家
帝王相:君威GS超级运动版
作者:暂无 来源:汽车导购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君威  GS  运动  整体造型  形容词  原型车  OPC  别克 
描述:一致
孟子》与陆九渊“分解”义:再论牟宗三对陆九渊的解读
作者:刘磊  来源:开封大学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子  牟宗三  陆九渊  分解  道德自律 
描述:牟宗三认为,宋、明理学家所讲的"性理之学"即来自先秦儒家的"成德之教",而他言"象山学是孟子学",全在于象山从生命智慧上"无分解"地继承了孟子的学说,并且牟宗三认为,象山之所以"无分解"是因为孟子
「变更天下之弊法,以趋先王之意」—王安石「士论」之承继渊源
作者:林保全  来源:语文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荆公  士论  荀子  孟子  周官 
描述:能養其廉恥,遂能免於貪鄙之行為。至於王安石士論主張之承繼淵源而言,「變更天下之弊法,以趨先王之意」一項乃承繼孟子法先王之概念,至於「內聖(道德)外王(度數)」合一之論述,則是揉合孟子、荀子而來。
“舍韩入扬”和“尊庄抑老”:北宋王安石建构“内在”的两个维度
作者:杨天保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孟子  内在性  扬雄  庄子 
描述:是创见性地解构传统的"老庄"体系,将"老庄"一分为二;接着尊庄抑老,重释"庄学",引入其旷达精神,主动去深究中国原儒的天命观,为构建"王学"的宇宙本体论拓开初径。
欧阳修与王安石嘉祐元年诗歌互赠再议
作者:陈冬根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王安石  互赠诗  孟子  韩愈 
描述:的原因。欧阳修在明了王安石的心意之后,迅速转向了新的接班人的寻找。嘉祐二年科考,苏轼的登台,与此次欧、王诗歌互赠有着某种内在联系。
相知,并相忘于江湖
作者:崔玉  来源:新青年(珍情)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忘  江湖  孔子  孟子  自然  和子  天性  无我之境  汤显祖  子贡 
描述:时常觉得,人对于万事万物的热爱是天生的,仿佛生命内含于自然,是汤显祖所说的"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情在知之先,情在识之外。《庄子·大宗师》篇中,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莫逆于心,相知相忘。不久子
常见古书的合称
作者:暂无 来源:天津政协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国演义  水浒传  文献通考  周礼  孟子  论语  礼记  合称  古书  公案 
描述:常见古书的合称
爱唱歌、爱运动、也爱搞怪 当过大队长、班长,还有班级心理委
作者:暂无 来源:株洲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开朗大方的肖韵曼 ▲肖韵曼的全家福 ▲肖韵曼和班主任徐老师在一起   开朗、大方,面对提问,她总能说出一大串话来。这是昨日下午记者与肖韵曼交流时的第一印象。对于自己取得的成绩,肖韵曼显得平静得“嘿人”,接近下午4点时她说,如果没有媒体采访,这时候可能就去健身俱乐部做运动了。 比估分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