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先秦法家对《周礼》的继承发展——兼论连坐法和法家“以为师
作者:杨玲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法家  《周礼》  连坐法  乡遂制度  “以为师  以法为教”  师制度 
描述:连坐法是先秦法家严刑重刑的标志,“以为师,以法为教”是其文化专制的标志,它们的形成与《周礼》关系密切。《周礼》的乡遂制度为连坐法的形成提供了模式,而担负着国家政令传播职责的师制度则是法家“以
我奉王安石与苏轼为师
作者:海笑  来源:南方杂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我奉王安石与苏轼为师
胡瑗的为学与为师
作者:文正东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为学  胡瑗  宋神宗  范仲淹  王安石  司马光  文天祥  孔孟 
描述:有一个人,宋神宗称之学宗孔孟,教行苏湖。有体有用,斯文范模。诚斯文之模范,为后世之钦崇;明嘉靖帝封之为先儒胡子;范仲淹赞其为孔孟衣钵,苏湖领袖;王安石尊之为天下豪杰魁;苏轼推之为章为万世程;司马光颂之为苏湖之教,造士有术;文天祥敬之为一代瞻仰,百世钦崇;米芾赞之为宽厚纯诚,躬行力践……
为师之“慎独”与“敬畏”
作者:朱彦体  来源:中国德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慎独”  敬畏  道德境界  理性自觉  道德规范  陆九渊  自欺  处世 
描述:"慎独",就是要捅破"无人知道"这层纸。宋代学人陆九渊就明白地说过:"慎独即不自欺。"宋人袁采也说,慎独即"处世当无愧于心"。这样,即把慎独与诚实、不自欺欺人、无愧于良心相联系,达到了一种相当高的道德境界,它表明了人对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度要求的高度理性
从“能”到“进士”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家族史  选举社会  进士    社会观念  儒学复兴 
描述:从“能”到“进士”
·衙役
作者:豫生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衙役  《水浒传》  古代小说  《红楼梦》  地方官员  组织结构  《周礼》  君王  柳宗元 
描述:·衙役
值得记住的郡
作者:茅家梁  来源:检察风云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夫人  大家闺秀  现代人  诗词  宋代  自然  内助  传诵 
描述:从江宁府任上申请退休获得"恩
试论王安石对禄的改革
作者:路育松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宋大诏令集》    《宋史》  俸禄  贪污受贿  王安石变法    中央机关  熙宁 
描述:北宋神宗时期的王安石变法,是针对当时的统治危机进行的全面改革,范围很广,措施极多。历来学者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均输法、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上,论述已颇详备;唯有熙宁三年(1070年)开始推行的“重禄法”,尚未受到普遍重视,鲜有全面专门的论...
者之德、才--从《王荆公文集》看王安石的吏治思想
作者:赵慧文  来源:吉安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荆公文集》  王安石  吏治思想  改革  北宋 
描述:者之德、才--从《王荆公文集》看王安石的吏治思想
但开风气不为师:――纪念舒同先生逝世10周年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但开风气不为师:――纪念舒同先生逝世1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