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体制要深化改革: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综合研究
-
作者:连希蕊 来源:财经界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融体制改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研究室主任 中央政治局常委 研究所 国务院副总理 金融系统 宏观经济稳定
-
描述:委,中央纪委书记,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曾说过,“百业兴、金融兴;百业稳、金融稳”。强健的金融系统无疑对于各行各业的有序发展极为重要。
-
空谷幽兰分外香:访谈昆剧表演艺术家张志红
-
作者:衣萍 沙舟 来源:文化交流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昆曲 昆剧 访谈 牡丹亭 表演艺术 想象力 老师 浙江 教学方式
-
描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张志红坐在面前,似乎是春梦乍醒的杜丽娘来到面前,与我们聊那些往昔情事……"天生就是一块唱昆曲的料!"张志红天生就是个美人胚子,而且打小喜欢文艺。十三岁那年,邻居告诉她浙江昆剧团在招生,当时她对昆曲一无
-
菌物飘香进乡村 金融知识惠三农:“支付结算乡村行”宣传活动
-
作者:暂无 来源:吉林农业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宣传活动 蛟河市 乡村 结算 金融 黄松 知识 农村信用社
-
描述:7月15日由农信银清算中心和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牵头主办,蛟河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承办开展的“送金融知识下乡一支付结算乡村行”宣传活动,在地处松花湖畔的吉林省蛟河市黄松甸镇“中国食用菌大市场
-
完善融资和保障体系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访浙江省人大代表、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技术市场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余晓华
浙江有近300万家中小企业,不仅安置了大量的城市下岗职工,还吸收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供求矛盾,从而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成为浙江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浙江中小企业能否健康发展,成为事关浙江经济可持续
-
高端访谈建设宜居的幸福家园——访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省长李
-
作者:暂无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记者: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律,从各地实际出发,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根据资源环境和人口承载能力,优化全国生产力布局,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和与国土规模、资源分布、发展潜力相适应的人口布局。各类城市都要夯实经济基础,创造就业机会,完善基础设
-
认真履职为人民健康服务——访市人大代表、阜新蒙医药研究所所
-
作者:暂无 来源:阜新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1月8日,出席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市人大代表、阜新蒙医药研究所所长陶淑霞,在审议市长齐继慧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时,兴奋地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认真抓好百项民生工程,努力提高
-
关于反学院、“愤怒”与双语:欧阳昱访谈
-
作者:梁余晶 欧阳昱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澳大利亚 英文写作 欧阳 英语 汉语 长篇小说 创作 出版界 中文 双语
-
描述:诗。1986年到上海华师大读研究生期间,又写了大量中文诗和少量英文诗。这些英文诗如果搜集起来,应该有一定数量,但那个时期的英文不一定很好。我1991年去澳大利亚读博士,并没有计划用英文写作,这些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之下逐渐生发的。读博期间(1991~1994),用英文写了两部诗集,同时仍以汉语写作,并把汉语写的诗自译成英文投稿,有些发表但大量遭退稿。其实我从未打定主意一定要以英文创作,期间曾经为此而相当困惑和迟疑,最后选定不牺牲汉语,同时两条腿走路,但汉语主要用来写诗的双语创作“方针”。 梁:你在用英文写作的开始阶段,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后来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欧阳:英文创作其实没有太大问题,有了想法写就行了。再说读博期间,要大量阅读英文作品,人的思想基本上浸润在英文之中,人也活在澳大利亚这个英语语言空间中。
-
听取不同意见应是领导必修课
-
作者:暂无 来源:协商论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不同意见 领导者 必修课 文史研究馆 温家宝总理 国务院 中南海 批评性
-
描述:日前,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向新聘任的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颁发聘书并座谈时强调,领导者应有听取和包容不同意见的雅量,不要轻易把不同意见说成噪音、杂音,而应善于从不同声音特别是批评性意见中汲取
-
李纪恒会见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
-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本报记者)昨日下午,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纪恒在昆明会见了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一行。
李纪恒代表省委、省政府对王勇主任到云南检查指导工作表示欢迎,对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多年来
-
古今相通:从《琵琶记》到《牡丹亭》—侯庆访谈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世界艺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喜欢,我在读书的时候对《琵琶行》就很有感触,那种感受一直没有断过。我所画的《琵琶记》和白居易写《琵琶行》更多是寻找一种古今相通的感受。我当时比较有兴趣的就是白居易怎么是用那样一个心态写《琵琶行》?后来随着年岁增长逐渐体会到这一点了。 World Art:您所画的《琵琶记》和这个阶段作品《牡丹亭》都是描绘现代女性的,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和差别? 侯庆:《琵琶记》里的年龄层次要大一些,已经嫁作商人妇,已经历练过生活了。但是《牡丹亭》在闺房里还没有出门,她还是思春的状态,她没有经历社会的磨砺,后面演绎出一系列的故事,虽然她经历很复杂,由生到死,由死又复生,但那个经历是一个浪漫主义的东西,不是现实主义,而《琵琶记》是现实主义。这和我们现代人的情感是一样的,20岁的时候是浪漫的,30岁到40岁以后是现实主义,你那个时候想浪漫都浪漫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