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627)
报纸
(453)
图书
(20)
会议论文
(11)
学位论文
(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15)
地方文献
(42)
地方风物
(26)
红色文化
(12)
宗教集要
(9)
非遗保护
(6)
才乡教育
(4)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
(192)
2013
(51)
2012
(89)
2011
(129)
2010
(95)
2009
(63)
2007
(45)
2006
(29)
2004
(28)
2001
(20)
按来源分组
证券时报
(4)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3)
西部论丛
(3)
新经济导刊
(2)
中国住宅设施
(1)
西部金融
(1)
国际金融
(1)
城市快报
(1)
浙江金融
(1)
财经界
(1)
相关搜索词
国务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地方政府
伦理结构
国际金融
主任
中小企业
房地产业
吴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相关规则
内环构造
处于有利地位
教学方式
小学中年级
博士研究生
国内外
吉林农业大学
突破口
复旦大学
华为公司
农村信用社
示范
大发展
大曲
发展研究中心
回避
“唐宋八大家”
国资委
首页
>
根据【检索词:[访谈]重识"熊市"融资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综合】搜索到相关结果
1
条
民间
融资
与
金融
伦理关系初探
作者:
赵志强
来源:
浙江金融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伦理关系
民间
融资
社会经济现象
金融
民间借贷
《周礼》
文字记载
伦理结构
描述: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在我国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上溯到《周礼》:"听称责以傅别。"所谓"称责"就是借贷。中国的民间借贷发生既早,则必有其深刻的原因在。这原因就在于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基础上形成的以儒家道德为核心支撑的社会伦理结构。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