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253)
报纸(784)
学位论文(111)
图书(88)
会议论文(4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080)
地方文献 (147)
才乡教育 (17)
文化溯源 (13)
非遗保护 (10)
宗教集要 (9)
地方风物 (2)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4(368)
2012(292)
2009(253)
2006(192)
2004(114)
2000(109)
1999(108)
1996(91)
1989(55)
1987(68)
按来源分组
其它(201)
学术月刊(15)
中国文学研究(9)
东方艺术(8)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8)
中州学刊(6)
天津社会科学(5)
蒲松龄研究(4)
枣庄学院学报(2)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王安石诗论与文论之异同──兼论北宋中叶文艺思潮的演变
作者:张智华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诗  文艺思潮  北宋中叶  欧阳修  诗歌创作  文论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梅尧臣  诗论  诗歌理论 
描述:王安石诗论与文论之异同──兼论北宋中叶文艺思潮的演变张智华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王安石的文学观是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且大多喜欢引用王安石《上人书》中“且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
论周礼全的辩证逻辑思想--兼论逻辑研究中的极左思潮
作者:张盛彬  来源:皖西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全  逻辑思想  逻辑研究  黑格尔  大逻辑观  辩证逻辑  认识逻辑  形式逻辑 
描述:周礼全先生倡导亚里士多德的大逻辑观,极富远见,并身体力行,在菜式逻辑,模态逻辑,语言逻辑与辩证逻辑诸分支都有建树,他认为黑格尔的辩证逻辑是认识逻辑,是将形式逻辑的精华按认识过程的编排,是一部完整的辩证认识论,一种新的逻辑类型。
汤显祖
作者:群文编  来源:江西人民出版社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汤显祖
汤显祖及其他
作者:徐朔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汤显祖及其他
汤显祖
作者:李恒义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的关系。这是因为,前人众口一词说张居正阻滞了他的科举仕进之途,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与之相关系,说张居正的所作所为极大地影响了汤显祖的世界观和人生态度,导致了终生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也只是揣测之辞,不能成立
汤显祖
作者:暂无 来源:重庆日报农村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明代戏曲家汤显祖曾在自己的不朽杰作《牡丹亭》卷首写下一段题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非情之至也。”寥寥数笔,堪称礼教时代里对爱情
汤显祖:过去与现在
作者:暂无 来源:文艺报(周四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汤显祖:过去与现在
“羲之之书乃善”句之妙用
作者:王明继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羲之之书乃善”  曾巩  《墨池记》  初中  语文教学  备课参考 
描述:“羲之之书乃善”语出唐宋八大古文家之一曾巩之《墨池记》,意思是说晋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才特别好。
陈艾之争与明文统归宗
作者:丁国祥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子龙  艾南英  论争  文统 
描述:陈子龙与艾南英的争论,从豫章与金沙的房选开始,陈艾之争为高潮,以组织行为结束,在文坛上有着重要影响,表现出人文精神的追求。而争论的过程及激烈程度,由于事后的他人补叙,难免成为故事型记录
两曾为情还魂的旷世杰作-汤显祖《牡丹亭》与格鲁克《奥菲欧与
作者:池洁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格鲁克  《奥菲欧与尤丽狄茜》  戏曲  歌剧  文学  音乐  比较研究  主题思想  情节 
描述:尤丽狄茜》作一番比较研究,从作品产生的时代及主题思想,戏剧情节,艺术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等三方面作出比较分析,进而指出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的共通之处与不同特点,藉此为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提供了一个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