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31)
期刊文章(384)
会议论文(66)
学位论文(23)
图书(13)
按栏目分组
地方风物 (934)
历史名人 (69)
地方文献 (9)
宗教集要 (2)
红色文化 (2)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272)
2013(130)
2012(146)
2011(112)
2010(79)
2004(18)
2003(9)
1998(6)
1995(12)
1982(3)
按来源分组
淮北日报(164)
淮北晨刊(142)
其它(118)
淄博晚报(6)
解放军报(3)
江西日报(2)
大河报(1)
国际人才交流(1)
志苑(1)
中国红十字报(1)
山矿田山南铀矿区富矿体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找矿方向
作者:吴三 邵飞 唐湘生  来源:铀矿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富铀矿体  找矿方向  岗上英  石马山地段  山南铀矿区 
描述:出地段.在总结富矿体分布规律基础上,分析富矿的控制因素,提出岗上英东部71A线以东-石马山25A线以南的区段是进一步寻找富矿的最有利地段.
山矿田居隆庵地区铀成矿条件及资源潜力
作者:周玉龙 高琰  来源:铀矿地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居隆庵地区  控矿因素  成矿部位  资源潜力  山铀矿田 
描述:分析表明,以往矿床勘查的深度不够,留下很大的找矿空间。采用不同方法对该区铀资源量进行预测也表明本区铀资源潜力巨大。综合研究认为,深部岩层组间界面与断裂构造交汇区,以及沿矿体走向、倾向追寻新矿体是今后的主攻方向。
关于山含矿花岗质侵出体的成因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南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关于山含矿花岗质侵出体的成因
山铀矿田邹家山矿床钛铀矿赋存特征及成因
作者:王运 胡宝群 孙占学 李学礼 郭国林 饶明辉  来源:铀矿地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邹家山铀矿床  钛铀矿  赋存特征 
描述:矿充填于钛铀矿中。钛铀矿空间分布特征为:在横向上集中于含矿断裂中,垂向上随深度增加而有含量增多的趋势。钛与铀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钛铀矿矿化仅有1期,而沥青铀矿则为两期。钛铀矿成因主要为沥青铀矿交代含钛矿物。
流体包裹体分析法在铀矿床研究中的应用:以山铀矿田邹家山、
作者:王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矿深度  剥蚀厚度  铀矿床 
描述:~1640m,剥蚀厚度320~416m;沙洲矿床成矿深度38~1425m,剥蚀厚度190~240m,大体上与前人研究结论一致。Haas(1976)图解法在沙洲矿床成矿深度研究中比较接近合理,邵洁涟等(1986)的经验公式法在邹家山矿床成矿深度研究中最为合理,Bischoff et al.(1991)T-ρ相图法误差均较大。
山铀矿田邹家山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作者:白丹丹 胡宝群 孙占学 李满根 史维浚 李学礼 王运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成矿温度  包裹体  铀矿床  邹家山 
描述:~7.31)wt%(平均值为3.77wt%),低温阶段盐度变化范围为(0.88~2.57)wt%(平均值为1.64 wt%)。矿床成矿溶液高温段的平均密度0.78g/cm3,成矿压力204.57×105 Pa,成矿深度0.68km;低温段的平均密度0.92g/cm3,成矿压力96.08×105 Pa,成矿深度0.32km。据此推测,邹家山铀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主要是岩浆期后热液,同时伴有大气水热液。
山铀矿田与斯特列利措夫铀矿田特征对比
作者:方锡珩  来源:铀矿地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破火山口  陆相火山岩系  构造  热液蚀变 
描述:度存在明显差异,这是两个铀矿田成矿远景不同的主要原因。
山铀矿田巴泉隐爆角砾岩(筒)地质特征与铀成矿
作者:周玉龙  来源:铀矿地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巴泉铀矿床  隐爆角砾岩筒  控矿作用  地质特征 
描述:的综合地质单元。燕山晚期潜花岗斑岩浆和英安玢岩浆的侵入、隐爆作用形成的角砾岩(筒),以及断裂构造的频繁运动,对铀成矿乃至矿床的形态和规模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隐爆角砾岩(筒)的形成具有脉动性、隐爆性,显示隐爆角砾岩岩性的复杂多变,矿化蚀变种类、组合和强弱变化具有规律性。铀矿体(化)主要赋存于隐爆角砾岩和震碎角砾岩中,矿化显现出中富边贫、上强下弱的特征。
山铀矿田邹家山矿床碱交代型矿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作者:王运 胡宝群 孙占学 李学礼 郭国林 饶明辉  来源:铀矿地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邹家山  铀矿床  碱交代作用  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意义 
描述:岩相比,碱交代型矿石SiO2含量减少,K2O或Na2O、Al2O3、Fe2O3、MgO、P2O5、CaO和U、Th、Zr、Hf、Sm、Ti及REE含量明显增高。与钾交代型矿石相比,钠交代型矿石Rb和REE含量较少,稀土分异强。碱交代作用有利于副矿物蚀变并释放铀,有利于对地层中铀的萃取,有利于铀的稳定迁移。
走滑拉分作用与山产铀火山盆地的就位
作者:邱爱金 郭令智 舒良树 郑大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陆动力学  走滑拉分作用  就位机制  火山盆地 
描述:裂隙式火山喷溢带;第二旋回的火山机构就位于NE向深断裂左旋走滑复活产生的SN向拉分构造与EW向基底断裂的结点,产生了中心式火山岩浆喷溢侵出.此外,还探讨了富大铀矿的形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