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526)
期刊文章(4742)
会议论文(96)
图书(16)
学位论文(1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308)
才乡教育 (44)
地方文献 (22)
地方风物 (14)
红色文化 (2)
文化溯源 (1)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5518)
2011(310)
2007(269)
2006(213)
2005(202)
2003(178)
2002(145)
2001(173)
1998(110)
1996(114)
按来源分组
其它(102)
中国教育报(31)
上海教育(17)
江苏教育(7)
历史教学问题(3)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3)
茶博览(2)
重庆教育(1)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1)
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
陆九渊“心学”教育思想的特质及其历史命运
作者:顾春  来源: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教育思想  “理”  心即理  天人同一  心性论  “完人”  教育本体论  教育方法  心学 
描述:陆九渊“心学”教育思想的特质及其历史命运顾春全祖望在《象山学案》中说:“程门自谢上蔡以后,玉信伯、林竹轩、张无垢至于林艾轩,皆列其茅,及象山而大成,而其宗传也最广。”陆九渊于南宋之林立学派中
“经世致用”:王安石人才教育伦理的价值宗旨
作者:刘文波 皮伟兵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经世致用  教育伦理 
描述:王安石认为,人才就是“经世致用”之才。培养、选拔、任用“经世致用”之才,必须对原有的科举制度和用人制度进行改革,对此,他从教之以德、养之以情、取之以事、任之以能四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论述。
继承优秀文化传统 推进现代文明教育
作者:俞汝勤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优秀文化传统  岳麓书院  现代文明  大学生文化素质  儒家教育  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  理工科大学生  学术会议  陆九渊 
描述:天,岳麓山下更是海内外群贤荟萃。在岳麓书院湘水校经堂就读、并七次名列第一的高材生左宗棠,曾写下这样的诗联:“学贯九流,汇此地人文法海;秀冠三湘,看群贤事业名山”。我们今天的学术盛会,可谓“群贤汇集名山”,它将作为对岳麓书院1020周年最好的纪念,载入这所千年学府的史册。
王安石:从仲永个案中感悟教育
作者:宋子江  来源:初中生世界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个案  思考  教育  事实  跟踪调查  概念区分  掌握  感悟  做诗 
描述:王安石:从仲永个案中感悟教育
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作者:郭泉源  来源: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初中历史  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  创新品质  培养学生  王安石变法  创新教育  中学历史教学  优化课堂教学  发散思维 
描述: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析陆九渊“学为人”的教育思想
作者:张二平 徐丽华  来源:阴山学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教育思想  做人 
描述:“学为人”的主张是陆九渊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他认为人是自然和社会的核心,做人最重要。他提出做人要先立乎其大志、明辨义利、堂堂地做人,并强调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作用。研究陆九渊教育思想,对于今天实施以
甬上四先生及其后学与书院教育
作者:李才栋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院教育  学案  建树  先生  浙东  学术  陆九渊  后学  元学  象山 
描述:甬上四先生及其后学与书院教育李才栋陆九渊在槐堂、象山讲学十数年,弟子属籍几数千人。黄宗羲在《宋元学案》中称:“何其盛哉”!其在江右之门人虽都能维护师门旨趣,可是在学术建树和光大门户方面则大大有逊于
浅探王安石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
作者:吴云生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综合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浅探  哲学基础  教育思想  情性观  性三品  上智  下愚  万物  圣人 
描述: 王安石作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虽然一生未从事过职业的教育实践活动,但他从实行社会政治改革的需要出发,高度重视教育的作用。教育改革的思想是荆公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诗佛"吴嵩梁与书院教育
作者:杨布生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院教育  诗佛  鹅湖  白鹿洞书院  莲花  翁方纲  东山  信江  山长  田租 
描述:籍起。嘉庆庚申举乡试,官内阁中书,名振都下。青浦王昶、北平翁方纲、无锡秦瀛、蒙古法式善、钱塘吴锡麒并相推重。篇什流播及于海外。朝鲜侍郎申纬推为“诗佛”。吏部判书金鲁敬父子镂梅花为龛奉其像,并尝置所为诗卷,尝于仲春日集其国胜流,置
吴澄草庐讲学与书院教育
作者:杨布生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教育实践活动  书院教育  教育思想  元朝  教学改革  学术地位 
描述:系,及其在书院教育中的学术地位,从而看出吴氏在宋末元初书院处于窒息时期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