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771)
报纸(984)
图书(181)
学位论文(173)
会议论文(4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931)
地方文献 (171)
宗教集要 (12)
地方风物 (9)
非遗保护 (9)
红色文化 (7)
文化溯源 (6)
才乡教育 (5)
按年份分组
2011(581)
2009(497)
2005(273)
2002(253)
1997(217)
1996(239)
1994(228)
1993(121)
1987(145)
1979(40)
按来源分组
中文自修(17)
博览群书(13)
佛教文化(8)
辽宁大学出版社(2)
中华书局(2)
中国医疗保险(2)
新语文学习(高中)(1)
今日中国出版社(1)
山西教育(初中版)(1)
统计教育(1)
王安石的《农田利害条约》与黄河下游农业发展研究
作者:闫姿含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农田利害条约》  黄河下游农业 
描述:北宋熙宁年间颁布的《农田利害条约》是中国历史上首部以鼓励与规范农田水利建设为核心的全国性行政法规,为中国水利法制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以此,结合熙宁年间黄河下游农业发展的困惑,针对《农田利害条约》的颁布内容及实施情况逐一剖析,指出该法规的实施有力促进了黄河下游农业的发展。
笔绘山水 胸怀社稷:王安石《桂枝香》赏析
作者:刘文胜  来源:中学语数外:高中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桂枝香·金陵怀古》  诗词赏析  古体 
描述:《桂枝香·金陵怀古》是王安石在熙宁九年(1076年),再次罢相后隐居金陵后所作。为当时传诵的名篇。《古今词话》云:“金陵怀古,渚公寄词于《桂枝香》凡三十余首,独介甫最为绝唱。”
关于《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给司马光回过几封信?
作者:郑Yu文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司马光  书信 
描述:关于《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给司马光回过几封信?
王安石的集句诗:北宋集句诗的最高成就
作者:李洪亮 张明华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集句诗  最高成就 
描述:集句诗到了北宋王安石手里,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对集句诗的重视程度、集句诗体裁的开拓、主题的严肃方面,还是艺术的提高上,北宋一朝均无人出王安石之右,加之,他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影响、庇护晚辈的创作
从庆历新政到熙宁变法:范仲淹、王安石所面对的不同改革阻力及
作者:米礼宾  来源:文史博览(理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庆历新政  熙宁变法  范仲淹  王安石 
描述:改革阻力对北宋的社会、政治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试论《邵氏闻见录》中王安石的交友观
作者:章文明  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邵氏闻见录  王安石  交友观 
描述:《邵氏闻见录》一书对王安石及其交友的记录有一定的偏见,参之以《宋史》等资料则能比较全面地展现王安石的交友观。他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体现不同的交友观。
王安石治鄞及其四明情怀:从《鄞县经游记》谈起
作者:蔡罕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游记  鄞县 
描述:文章从解读王安石《鄞县经游记》出发,分析了王安石在北宋庆历年间治鄞的主要业绩。另外也通过王安石的一些诗文,揭示了王安石对四明山水与名士交友的一往情深。
以儒解庄:王安石学派的庄子学阐释
作者:李波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以儒解庄  庄子  王安石  儒学化 
描述:从分析职业中学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入手,在生物学教学中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培养学习兴趣、观察力、“质疑问难”的思维习惯和培养类比推理能力为切入点,以学生自主讨论、自主设计实验、自主上网学习为方法,培养职业中学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采用这些教学方法的意义和效果作了说明和论述。
王安石《尚书新义》的诠释特性:以其哲学思想为视角
作者:胡金旺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尚书新义》  德性  智性 
描述:性和有用性的标准而形成的,是他的早期哲学思想在变法时期的延续与发展。
浅论王安石的法律思想表达:以其散文为研究对象
作者:黄定威  来源:群文天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法律思想  散文 
描述:王安石的散文名垂千古,很多都渗透着他的政治见解和法律意识,体现了法学与文学的高度融合。文章拟从文学和法学相融合的角度,对这位大家的散文进行初步研究。首先对其创作、变法进行概述,提出其中的法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