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论晏殊词的主体介入性与情感流向
-
作者:赵静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词 主体介入性 情感流向
-
描述:晏殊是唐五代词风向宋词转变的过渡阶段的关键性人物,他词作的主体介入性体现在词中描写对象的变化和士大夫情怀的介入,而他词作的情感流向在走花间词人的单向一维形式的同时还加入了他对感情的特别的节制。
-
试论陈寅恪先生的《牡丹亭》之杜丽娘“至情”说
-
作者:姜伯勤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陈寅恪 杜丽娘 至情 《吴宓日记》 新资料 汤显祖 古典
-
描述:1998年,多卷本《吴宓日记》发表。吴宓先生1919年3月日记,披露了陈寅恪先生提出的昆曲《牡丹亭》中杜丽娘之至情说。陈寅恪先生诗学中,强调古典为旧籍出处,今典为当时事实。《吴宓日记》之新资料,使寅恪先生《诗集》中若干与
-
试论晏殊词对冯延巳词的继承与发展
-
作者:许晓云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冯延巳 冯延巳 艳情词 艳情词 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 词境 词境
-
描述:由于创作目的和创作环境以及身份的相似,晏殊词某些方面继承了冯延巳词的创作方法。但由于各自不同的经历与性格,他们的词又呈现出不同的一面。本文将从艳情词、忧患意识、词境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
诗文“以理为主,气为辅”——试论吴澄的文学创作论
-
作者:李宜蓬 冯玉文 来源: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气论 本体论 创作论
-
描述:吴澄是元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文学理论家。理气论是吴澄理学思想和文学理论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在文学创作论中吴澄提出“诗文以理为主,气为辅”,作为文学创作的指导原则,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根据对吴澄文论的全面考察,试图对这一理论的渊源及价值做出分析和判断。
-
异中有同的取向 同中有异的蕴涵——试论柳永、晏几道的名利
-
作者:孟弘 来源: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风格 名利 俗 雅 情爱
-
描述:柳永与晏几道是宋代词坛上两位著名的词人。他们在对待名利、情爱以及风格等方面既有差异,又有相同之处。柳永开创了以俗为美的“屯田蹊径”,晏几道奏响了以雅为宗的“小山遗风”。
-
试论审前羁押应是一种例外的程序性裁判措施
-
作者:傅平 高洁 来源: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审前羁押 无罪推定 例外
-
描述:审前羁押剥夺的是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人身自由 ,是对人权的侵犯与克减。基于无罪推定原则的要求 ,作为一种程序性裁判机制的审前羁押只能是一种例外的、最后才能采取的手段。
-
试论《周礼》所见刑法对中国封建法律的影响
-
作者:李玉琳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刑法 封建法律
-
描述:《周礼》一书具有非常重要的法制史料价值。特别是《周礼》中法律制度的最重要部分——刑法,对秦、汉以后封建法律影响甚巨。本文重点就《周礼》所见刑法对中国封建法律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
-
试论两宋儒学的文本观及其经学中的语言学思想
-
作者:黄敦兵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二程 朱熹 陆九渊 语言哲学
-
描述:又突破了训诂师承的传统,在读经与做人、创通经义与自我省察乃至提升理想人格上,提出了值得一再回味的命题,从而启开了经学与理学互释的源头。
-
试论《少室山房笔丛》的小说思想
-
作者:周效柱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少室山房笔丛》 胡应麟 小说理论
-
描述:的成就,尚未能引起学界的充分重视,因此《少室山房笔丛》的学术价值有重新认识之必要。
-
试论我国地图的数学要素和表示方法的演进特色
-
作者:高■ 来源:测绘学报 年份:196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图 广舆图 全图 表示方法 伪圆柱投影 禹迹 地图内容 梯形投影 朱思本 数学
-
描述:了地图投影法。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很长时期内,地图上出现了经纬线与计里方格相混使用的局面。我国地图较早的使用了符号系统,在加强地图内容的概括性和易读性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而促进了地图的发展。十八世纪后,由于缺乏近代测量方法的及时配合,使地图符号从写景法向水平投影法的转变较慢,影响了地图内容的丰富和精度的提高,到了十九世纪末,才建立了新型的符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