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631)
期刊文章(2219)
图书(392)
学位论文(57)
会议论文(4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992)
地方文献 (203)
地方风物 (46)
红色文化 (36)
宗教集要 (29)
才乡教育 (20)
非遗保护 (11)
文化溯源 (7)
按年份分组
2014(952)
2013(305)
2012(332)
2010(1138)
2009(569)
2008(433)
2007(253)
2002(97)
1992(43)
1982(22)
按来源分组
云南日报(53)
重庆晨报(18)
哈尔滨日报(5)
春城晚报(4)
法治与社会(4)
中国出版(3)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
十堰晚报(2)
蓝盾(1)
三峡文学(1)
中国水井:正在消逝的物象
作者:于翔汉 陈陆 任红  来源:中国三峡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形字  滕文公  周易  孟子  卦象  周礼  四邑  水井  最早  户籍制度 
描述:井,象形字,最早见于《周易·井卦》。井的卦象,上为水,下为木。《孟子·滕文公上》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周礼·地官·小司徒》载: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
中国历史上不得善终的改革者
作者:暂无 来源:文史参考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治国方略  各种利益关系  王安石  变法维新  变法改革  张居正  中国历史  王莽  历史上  改革者 
描述:历史上每一次变法维新,都不仅仅是一种治国方略的调整,同时也意味着各种利益关系的重新组织,这也是改革遭到各方面阻力的真正原因。因此,变法者大多下场凄惨,要么郁郁寡欢度过残生,要么被迫流亡、死于非命。
丁玲办《中国
作者:王增如  来源:江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丁玲  中国文学  刘绍棠  中国作家  作协  编辑部  文学作品  牛汉  长篇小说  出版社 
描述:!那一次,老太太住进去就再也没有出来。 我不是《中国》正式的工作人员,但是我耳闻目睹了它创办的经过,并且保存了一些重要的档案资料。二十多年来,我常常想起丁玲那句话,觉得有责任把我所知道的“丁玲办《中国
李瑞清书法选 一
作者:李定一 陈绍衣  来源: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汉字  汉字  书法  书法  作品集  作品集  中国  中国  近代  近代 
描述:李瑞清书法选 一
如果这是宋史 王安石变法卷
作者:高天流云  来源:文化艺术出版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中国  古代史  古代史  宋代  宋代  通俗读物  通俗读物 
描述:如果这是宋史 王安石变法卷
杨炳云书法集
作者:杨炳云  来源:济南出版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汉字  书法  作品集  中国  现代 
描述:炳云书法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根基深厚,风格多样。行草书法以二为宗,讲究笔法点画恣肆,风神散逸;其章
汤显祖戏曲名家书画作品集
作者:汤显祖纪念馆  来源:西冷印社出版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中国画  中国画  人物画  人物画  作品集  作品集  中国  中国  现代  现代  汉字  汉字  书法  书法  作品集  作品集  中国  中国  现代  现代 
描述:汤显祖戏曲名家书画作品集
乐以和同:东周之前的乐思想研究
作者:熊中英  来源:江西人民出版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思想史  研究  中国  先秦时代 
描述:乐以和同:东周之前的乐思想研究
中国最大烂尾楼”扳倒黄松有
作者:暂无 来源:每日新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据《三联生活周刊》报道 “中诚广场”系列执行案第三次债权人大会1月14日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时,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在河北廊坊中院受审。赶到广州等待最终债权分配方案的178家债权人,也在同时等待来自另一场审判的结果。他们总算多少有所了解,谁在他们多年的受损中分了红。 在第三次债权人大会
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
作者:方明  来源:醒狮国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他立志改革政治,为以后实行变法打下思想基础。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中了进士,从此走上了仕途,先后担任准南判官、鄞县知县,常州知州以及江南东路提点刑狱等职。在江、浙一带做了十六、七年的地方官,初步推行革新措施。显示出了出色的政治才能,嘉祜三年(1058年),他被调回了京城。 多年的地方官经历,不仅使王安石深刻地认识到宋代社会普遍性的贫困化,而且也使王安石认识到社会贫困化的根源在于兼并。由此王安石进一步认识到宋封建统治所面临的危局是“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回京城任职后不久,王安石向仁宗呈奉了一篇有名的万言书,就是《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以防止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