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三次兴学运动的主要特点及失败教训
-
作者:全仁经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兴学运动 庆历兴学 王安石 经世致用 历史教训 科举改革 北宋中后期 失败原因 三舍法 宋仁宗
-
描述:。本文拟就这三次兴学的特点和失败原因作些论述。三次兴学实际时间共三十六年,若自庆历四年算起,到宣和三年为止,则前后逶迤近八十年。总括三次兴学,我以为全部内容尽在科举制度改革和振兴官学两个方面,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
北宋倚声家之初祖晏殊
-
作者:谢桃坊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北宋倚声家之初祖晏殊
-
论北宋的封桩缺额禁军钱制度
-
作者:范学辉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封桩 禁军缺额
-
描述:军严重缺额的恶果,以至于金军南下时素号“冗兵”的北宋竟然无大军抵御,这却是王安石始料未及的。
-
论北宋古文运动中的欧阳修与苏轼
-
作者:周建国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王安石 北宋中叶 唐宋八大家 古文运动 秦汉 知贡举 唐人 柳开 理学家
-
描述:八大家”的散文传统。八家的作品是唐宋古文的典范,而八家中除唐代韩愈、柳宗元之外,宋代的欧阳修、苏洵、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占了六位,他们创作之繁富又是大大超过了唐人的。要而言之,宋代散文比起唐代
-
王安石变法和北宋商品经济发展的矛盾
-
作者:刘焕曾 任仲书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王安石变法和北宋商品经济发展的矛盾
-
北宋时期的大理财家——王安石
-
作者:刘言立 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北宋时期 大理 市易法 雇役法 宋神宗 方田均税法 变法派 元丰 司马光
-
描述:坏,是个积贫积弱的严重局面。统治阶级对西夏和契丹等异族侵扰,屈辱投降,一○四四年订立和约,每年给西夏所谓“岁赐”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三千匹,茶叶三万斤;给契丹银绢合计五十万两匹。宋王朝军队数量冗多,拥有一百多万,军队年支总额高达四千八百万缗(缗是古代穿铜线的绳子,
-
略谈北宋末官学生的免役特权
-
作者:李伟国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学生 宋徽宗 官学 优厚待遇 特权 王应麟 北宋末年 宋代 饮食 差役
-
描述:为“太学生至少在北宋末年,可以免除本人的差役”,但是他又否定了宋代太学生可免除本户差役的说法,他说,根据记载,宋代太学生的
-
对北宋历史教材中几个问题的理解
-
作者:刘占文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时期 中央集权 王安石变法 分裂割据 发展 大地主 农民 农业生产 赵匡胤 宋太祖
-
描述:,谣传辽兵入境,赵匡胤奉命率军出征,军行到陈桥驿,他发动了兵变,军士们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高呼“万岁”,拥戴他为皇帝(史称“陈桥兵变”),接着他回师开封,夺取了帝位,改国号为宋(史称北宋,赵匡胤
-
北宋时期白鹿洞书院规模考
-
作者:李才栋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鹿洞书院 北宋时期 书院志 文献通考 庐山国学 星子县 王应麟 同治 朱熹 南康
-
描述:历来说法不一。王应麟在《玉海》中引周述言,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白鹿洞学徒数千百人”。《文献通考·学校考》也说:白鹿洞书院“学徒数千百人”。解放前出版的一些教育史书籍,大多因循这种说法。近来
-
北宋新学与理学为学次第的差异
-
作者:肖永明 来源:漳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论语》 《春秋》 为学次第 《周礼》 《易》学 《诗》 《孟子》 《大学》 《书》
-
描述:新学与理学学者都强调通过对儒家经典的训解与研究,来体会圣贤深意。但他们对诸经的重视程度和研习次序互有差异,即新学学者强导调由用及体而理学学者则强调由体达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