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258)
报纸(2157)
学位论文(135)
图书(68)
会议论文(43)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36)
历史名人 (1688)
非遗保护 (10)
才乡教育 (9)
宗教集要 (7)
地方风物 (7)
红色文化 (2)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2(607)
2010(515)
2009(474)
2008(514)
2007(329)
2004(136)
1986(54)
1984(34)
1982(49)
1963(6)
按来源分组
戏曲研究(57)
中国戏剧(50)
剧影月报(43)
舞蹈(18)
复印报刊资料(戏曲研究)(12)
艺术教育(9)
中国新闻周刊(9)
文学评论(8)
舞蹈研究(6)
创作评谭(5)
“Please”,也“请”──与刘绍忠先生商榷
作者:曲卫国 陈流芳  来源: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敬辞  可比性  礼貌原则 
描述:本文对刘绍忠所作的“请”字用法汉英对比分析提出了质疑。作者认为,“请”和please只有作为敬辞使用时才具有可比性。论文从句法、语义、语用等不同层面探讨了“请”和please的异同,提出制约“请”和please使用频率的是不同文化的礼貌原则。
八大山人的禅宗思想
作者:洪鹰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八大山人  禅宗思想  曹洞宗  临济宗  《心经》  题壁诗  山水画  波罗密多  汉族人民  主要社会矛盾 
描述:八大山人的禅宗思想洪鹰浮屠是瞻,伽蓝是依,如汝宿心,惟佛之归。────苏轼一从经教的翻译与历代祖师大德的实践修禅来看,在菩提达摩到来之前,中国就有禅学流行,也有禅观之修持与实践。达摩由海上东来
临川文化古今
作者:蒋建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特征。
毛泽东与舒同书法
作者:东流水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泽东  长征  领导  书法家  江西苏区  红军时期  马背  党内  流水  乡级 
描述:早在江西苏区时,毛泽东就送给舒同“马背书法家”和“党内一支笔”的雅号了。舒同在红军时期,就与毛泽东等切磋书法,为毛泽东和其他领导所赏识。长征路上,每到一驻地,他就亲自刷写标
“悟戏”
作者:王林  来源:安徽新戏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形象  牡丹亭  戏曲演员  “悟”  性格特征  第一自我  内心视象  双重人格  明代戏剧  四功五法 
描述:。这方面古今中外有很多例子,如唐代诗人贾岛的“推敲”佳话,就是边吟边悟。明代戏剧家汤显祖,不仅明确要求演员“为旦者常作女想,为男者常欲为其人”;他自己在创造《牡丹亭》中柳梦梅的艺术形象时,竟躲到柴房里
《红楼梦》的主题
作者:萧相恺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才子佳人小说  贾宝玉  大观园  《金瓶梅》  王夫人  林黛玉  宝钗  荣国府  牡丹亭 
描述:《红楼梦》主要写什么,或者说它的主题是什么?历来见仁见智,众说纷纭。还在三十年代,鲁迅先生就曾对“旧红学”的一些观点作过高度概括:“谁是作者和读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
如何实施因材施教
作者:赵敬薇  来源:新教育(吉林)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因材施教  教学原则  因材施材  陆象山  所长 
描述:因材施材作为一条十分重要的教学原则,古已有之。《二程集·遗书·伊川先生语五》中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有以文学入者,有以政事入者,有以言语入者,有以德行入者。”南宋陆象山也说:“人各有所长,就其所长而成就之。”[第一段]
作者:辛丰年  来源:山东画报出版社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钢琴  音乐史  通俗读物 
描述:
周易文化通俗
作者:杨宪卿  来源:人民日报出版社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周易  周易  通俗读物  通俗读物 
描述:周易文化通俗
胡布会 重点经济
作者:暂无 来源:都市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国家主席胡锦涛21日在利马会见美国总统布什。双方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胡锦涛强调,回顾这些年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最重要的经验是,要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牢牢把握两国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大方向,增进互信、加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