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诗歌的芬芳:徐芳的诗集《上海:带蓝色光的土地》
作者:张闳  来源:星星(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在上海写诗",这句短语是一个矛盾修辞.长期以来,这座城市仿佛就是柏拉图笔下"理想国"的实现,总是致力于把跟诗相关的事物排斥在外.极度膨胀的城市,使一切都变得需要精打细算,以维持快速增长所必须的利润,物质挤满了城市空间,精神和情感如同城市绿地一样急剧萎缩.
十万家灯火 八百里湖山:绍兴山水人文美联
作者:史明昭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上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绍兴市  山水  人文美  春秋时代  思想家  王安石  文学家  山阴 
描述:浙江绍兴市历史悠久,古称会稽、山阴,是春秋时代越国故地。这里山青水秀,风光秀美。正如北宋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咏唱的那样:"越山长青水长白,越人长家山水园"。出自那里的诗文名篇,往往饱含一种特有的山水韵味。
《与鸟共翔》:身居山地果园的文人刘绍良
作者:谢荣贵  来源:大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人  果园  山地  大理古城 
描述:2011年8月23日,在文友杨腾霄的邀约下,20多个文友在大理古城的“惠珍园”欢聚一堂,叙友谊,谈文学,好不快哉!
“纯情”诗人与“理性”诗人:叶嘉莹《大晏词的赏析》
作者:章淑珍  来源:长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叶嘉莹  理性  晏殊  圆融  李煜  赏析  词作  浣溪沙  成功与失败  观照 
描述:叶嘉莹先生在《大晏词的赏析》一文中,评说大晏词的伊始,就将大晏定义为一名"理性"的诗人,原因是其圆融平静的风格和他富贵显达的身世。"诗人的性格约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属于成功的类型;而另一种则是属于
开阖承转有度,景情趣理无穷:曾巩《拟岘台记》赏
作者:许醇芳 陈金华  来源:高中生之友(高一高二年级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情趣  《拟岘台记》 
描述:【作品原文】 尚书司门员外郎、晋国裴君治抚之二年,因城之东隅作台以游,而命之日拟岘台,谓其山溪之形,拟乎岘山也。数与其属与州之寄客者游其间,独求记于予。
吟咏历史发幽情,感怀古迹多怅惘:咏史怀古诗赏
作者:黄偲奇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初二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咏史怀古诗  历史事件  历史古迹  王安石  杜牧  毛延寿  长江以南  王昭君  典故  表达 
描述:数传世佳篇。
安得斯人术,付之经国手:王安石赠医生陈景初诗三首
作者:徐春娟 陈荣 袁名华  来源: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北宋  陈景初  陈景初  王安石  王安石  《临川先生文集》  《临川先生文集》  赠诗  赠诗  医德医风  医德医风 
描述:北宋名医陈景初医技精湛,医德高尚,并多才多艺,和当时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交往密切。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赠陈景初诗三首,歌颂了陈医师德艺双馨的事迹,并以医寓政,希望有陈景初这样的人才,脱颖而出,管理国家,造福人民。
借老人之言,揭“变法”之弊:苏轼《唐村老人言》
作者:徐康  来源:晚霞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变法  老人  青苗法  人言  贫富不均  宰相  王道  晚年  老庄 
描述:民的措施真的于官有益么?"问话中涉及的青苗钱,即宰相王安石于熙宁二年(1069年)创设的"青苗法"所收之利钱.按王氏"青苗法",当每年青黄不接之际,官府贷钱于民,一般是正月间放贷,夏天(六、七月)连本带息收回;五月间放贷,秋收后连本带息收回.利息以二分计,民间称为"青苗钱"(详见《宋史·食货志四》).
汉恩自浅胡自深 人生乐在相知心:王安石《明妃曲二首》
作者:赵芳  来源:实践(思想理论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昭君  人生  毛延寿  昭君出塞  唐宋八大家  封建时代  文学家  政治家  思想家 
描述: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在这首诗中,作者抓取昭君辞别汉宫的一个场面,用"湿""垂""低回""顾影"等字眼,栩栩如生地刻画出王昭君的静态
《宋史·张方平傅》:北宋中期士人交际论考(一)
作者:王智勇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张方平  北宋中期  文化研究  宋史  士人  范仲淹  政治主张  王二  宋代 
描述:《宋史·张方平传》云:(张方平)守宋都日,富弼自亳移汝,过见之曰:"人固难知也。"方平曰:"谓王安石乎,亦豈难知者!"方平倾知皇祐贡举,或稱其文学,辟以考校。即入院,凡院中之事,皆欲纷更。方平恶其人,檄使出,自是未嘗与语也!弼有愧色,蓋弼素亦善安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