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099)
报纸(621)
学位论文(165)
图书(142)
会议论文(3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039)
地方文献 (20)
文化溯源 (2)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2(483)
2011(490)
2010(479)
2009(429)
2003(234)
1996(219)
1994(204)
1986(162)
1979(36)
1955(9)
按来源分组
文史哲(23)
文教资料(15)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6)
青春岁月(5)
中华书局(2)
中华活页文选:小学版(1)
小学生天地(中年级版)(1)
新语文学习(高中)(1)
今日中国出版社(1)
中国医疗保险(1)
浅谈王安石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宋代教育发展所起的作用
作者:金耀丽  来源:开封大学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教育  改革  学校 
描述:王安石不仅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而且堪称优秀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不仅对宋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在中国教育史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许多方面
词至熙丰体变新——王安石词考论
作者:汤江浩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讨论 
描述:王安石词作数量不多,佳作也较少,在词史上却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对王安石词作的内容、形式、承传、影响等方面试加探索,以确定其在词史上的独特位置,应是一项颇有意义的工作。
辩理深透 异曲同工──论李斯、王安石代表作的反驳艺术
作者:段永利  来源: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斯  王安石  辩理深透 
描述:同是著名政治家的李斯和王安石,尽管他们的文章具有完全不同的语言风格,但在论证方式和论辩方法上却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的反驳文章观点明确,论据充足,辩理深透,气势充沛,有极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本文以二人
由尊到贬:陈瑾对王安石政事学术评判之剧变
作者:郭志安 王晓薇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瑾  王安石  政事  学术 
描述:北宋神宗朝至徽宗朝期间,随着政坛的跌宕起伏,陈瑾对王安石政事、学术的评判也发生了由认同、尊崇到全盘否定和极力批判的重大转变。这种巨大转变,既与陈瑾自身政治、学术思想的变化有关,又与当时政治、学术环境
临风想望 不能忘情:读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
作者:熊盛元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祭欧阳文忠公文》  读后感  文学评论 
描述: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
淡泊中见真淳:王安石《菩萨蛮》赏析
作者:赵义明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菩萨蛮》  王安石  赏析  淡泊 
描述:数家茅屋闲临水,轻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一两声。这是王安石晚年罢相后隐居江宁半山时作的一首小令。
治大国如烹小鲜:话说王安石的改革
作者:李国文  来源:海内与海外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改革  北宋  治国策略 
描述:公元1069年(北宋熙宁二年)的二月间,王安石奉召进京,得到神宗绝对信任的他,大张旗鼓地实施变法。由于确实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更没有充分估计到可能的反扑。所以,有一位叫范缜的大臣,上书反对他,疏入
从《抚州招仙观记》谈王安石对医德医术的推崇
作者:陈荣 徐春娟 芦琴  来源:江西中医药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抚州招仙观记  王安石  医德医风 
描述:高的江西籍文人。王安石的出名在于他的政绩和诗文成就。鲜为人知的是,他与中医学也有不解之缘[1]。王安石在《答曾子固书》中提及:“诸子百家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
王安石的《农田利害条约》与黄河下游农业发展研究
作者:闫姿含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农田利害条约》  黄河下游农业 
描述:北宋熙宁年间颁布的《农田利害条约》是中国历史上首部以鼓励与规范农田水利建设为核心的全国性行政法规,为中国水利法制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以此,结合熙宁年间黄河下游农业发展的困惑,针对《农田利害条约》的颁布内容及实施情况逐一剖析,指出该法规的实施有力促进了黄河下游农业的发展。
笔绘山水 胸怀社稷:王安石《桂枝香》赏析
作者:刘文胜  来源:中学语数外:高中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桂枝香·金陵怀古》  诗词赏析  古体 
描述:《桂枝香·金陵怀古》是王安石在熙宁九年(1076年),再次罢相后隐居金陵后所作。为当时传诵的名篇。《古今词话》云:“金陵怀古,渚公寄词于《桂枝香》凡三十余首,独介甫最为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