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地同志离广州回国 陈毅罗瑞卿陈郁等同志热烈欢送印度尼西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6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艾地同志离广州回国
陈毅罗瑞卿陈郁等同志热烈欢送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代表团
新华社广州二十七日电以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迪·努·艾地同志为首的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代表团,结束了在我国的访问
-
团结同志,共同前进-记图们分局调度所主任吴会根同志恢复领导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铁道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团结同志,共同前进-记图们分局调度所主任吴会根同志恢复领导
-
虽经浩劫,典范犹存-读陈云同志文稿所想到的〔回忆陈云同志对
-
作者:袁溥之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虽经浩劫,典范犹存-读陈云同志文稿所想到的〔回忆陈云同志对
-
对农村青年诗歌作者的几点希望——高扬同志给吴振华同志的信
-
作者:高扬 来源:诗刊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王安石 青年农民 农民诗人 艺术水平 女青年 农村青年 作者 思想水平 青年人
-
描述:我们热诚向广大写诗的同志推荐中共河北省委书记高扬同志给团省委书记吴振华同志的信。这封信中的意见虽是就农民青年诗歌作者的情况而发的,但各方面广大的诗歌爱好者和诗歌作者都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
汤显祖与唐代文学
-
作者:赵山林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唐代文学 唐代文学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唐七言律绝重视语言的工致婉丽。汤显祖对唐代文学极为熟悉和喜爱,他写作《牡丹亭》时有意在以上四个方面继承借鉴唐代文学,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
解读汤显祖的“至情观”
-
作者:易新香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至情观 至情观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情"是汤显祖文学思想的核心,而"至情"是其追求的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贯穿于汤显祖整个艺术世界的灵魂。《牡丹亭》是汤显祖"至情观"的最好演绎,其贯通于生死虚实之间的"至情"呼唤着精神的自由和个性
-
谈比较法在古典文学教学中的运用
-
作者:李孝堂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文学教学 比较法 《三国演义》 诸葛亮借东风 《三国志》 《史记》 杜丽娘 封建礼教 《牡丹亭》 《西厢记》
-
描述:下几种情形: 一、讲授一部作品,与另外作品进行比较 我在讲授《三国演义》时,与《三国志》进行比较,与《史记》等书进行比较。 《三国演义》的作者在塑造诸葛亮这一形象时,极力描写他用兵如神。他是一位政治家、外交家,更主要的是一位军事家。他既能制定军事方面的战略原则、方针政策,又能指挥具体战役,而且每战必胜,有超人的指挥才能。作者甚至把诸葛亮写成天文学家、气象学家、物理学家,他能预知天气的变化,制造木牛流马。而《三国志》却不是这样。《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评价诸葛亮时说:“……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后人则根据陈寿的话说诸葛亮“长于政而不长于军”,说他主要是一位政治家,而不是一位军事家。如果说他也懂一点军
-
谈陆象山与朱紫阳
-
作者:汤瑛 来源:圆音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谈陆象山与朱紫阳
-
胡布通话谈朝核
-
作者:暂无 来源:钱江晚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2月15日晚,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约同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双方就中美关系和朝鲜半岛核问题等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
胡锦涛表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六方会谈取得积极成果,通过了共同文件,标志着半岛无核化进程取得重要进展。全面落实共同文件对维护半岛和东北亚和平稳定具有重大意义,符合有关各方的共
-
APEC 胡布会谈啥?台湾紧张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澳大利亚警察在悉尼歌剧院前巡逻,确保此次APEC会议安全举行。美联社
9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抵达澳大利亚西澳州首府珀斯,开始对澳大利亚进行国事访问,并将出席在悉尼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15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会议期间,胡锦涛还将与美国总统布什会晤,消息人士称中国希望布什亲口说出反对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