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1806)
报纸
(252)
图书
(135)
学位论文
(87)
会议论文
(5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226)
地方文献
(62)
地方风物
(19)
红色文化
(8)
宗教集要
(6)
非遗保护
(5)
才乡教育
(4)
按年份分组
2013
(115)
2012
(166)
2011
(158)
2010
(129)
2006
(86)
2005
(63)
2001
(43)
1999
(27)
1957
(11)
1941
(2)
按来源分组
河北学刊
(5)
历史教学问题
(3)
档案学研究
(3)
甘肃理论学刊
(2)
青春期健康
(1)
新远见
(1)
求索
(1)
科学中国人
(1)
广陵书社
(1)
北华月刊
(1)
相关搜索词
饮食
理论与实践
城市管理
周礼
天人合一
土地制度
土地
大跃进
周代
种类
春秋战国时期
文化
制度
城市规划制度
研究者
王城
中国古代
手段
地方政府
复古
天官
瞽史
王安石变法
圈阅
周秦时代
商业
发展
译文
研究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周礼上的赋税制度】搜索到相关结果
2330
条
《
周礼
》复音词郑注研究
作者:
李玉平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
周礼
》
复音词
郑玄
《
周礼
注》
复音词训释
描述:
究澄清了认为中国古代没有复音词认识观念的错误认识,揭示了复音词注释区别于单音词注释的特点。
《
周礼
》所见若干司法问题研究
作者:
关晓丽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
周礼
》
描述:
春秋考;明德慎罚与《
周礼
》司法;《
周礼
》司法所保留的氏族制残余;《
周礼
》所载司法制度对后世的影响。通过研究,我们以历史事实反驳了《
周礼
》司法制度研究中存在的两种错误倾向,并对《
周礼
》中若干司法制度
《
周礼
》中农业管理制度探讨
作者:
吴佳琳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
周礼
》
农业
管理制度
描述:
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配方法、
赋税
、荒政、农业技术等方面,但是仍有不足之处,本文努力突出《
周礼
》中农业管理制度的系统性、完整性等特点。 第二章,探讨了《
周礼
》中对土地的分配制度。《
周礼
》中的土地分配
《
周礼
》白文经版本考辨
作者:
王锷
来源: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
周礼
》
《周官》
版本考
《考工记》
五代监本
上海图书馆
白文
《仪礼》
明刻本
巾箱本
描述:
《
周礼
》白文经版本考辨王锷《
周礼
》是十三经中的一部大经,又名《周官》、《周官经》。全书分《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考工记》六部分,设各司之官三百七十余人,并详列其职掌细目
《
周礼
》成书于汉初说
作者:
彭林
来源:
史学史研究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成书年代
汉初
吕氏春秋
荀子
儒家思想
学术史
法家思想
董仲舒
中央集权
周公
描述:
分职官或若干
制度
而研究立论,缺乏统贯全书的研究,尤其是缺乏统贯全书思想脉络的研究。因此,近代一些学者开始将目光转到《
周礼
》一
《
周礼
》理财思想考析
作者:
杨智杰
来源:
财会月刊(理论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
周礼
》
理财思想
财政收入
描述:
《
周礼
》系统而周密地设计了一整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本文根据《
周礼
》一书结合相关典籍探讨其所反映的理财思想。
《
周礼
》中的农民土地分配问题
作者:
李雪山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经济史)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
周礼
》
土地分配
授田制
《田法》
临沂银雀山汉简
农民
余夫
一夫百亩
《
周礼
正义》
井田制度
描述:
《
周礼
》中的农民土地分配问题李雪山《
周礼
》又名《周官》,是研究先秦史非常重要的一部著作。它不仅信而有征,而且主要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
制度
,书中土地
制度
方面的史料较多,故本文以《
周礼
》中的材料
关于《
周礼
》书名、发现及其在汉代的流传
作者:
杨天宇
来源:
史学月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名的改变
立学官
东汉《
周礼
》学
郑玄注《
周礼
》
描述:
首,遂成为东汉古文经学的一面旗帜。郑玄的《三礼注》奠定了中国古代礼学的基础。
论《
周礼
》三公与六卿之制
作者:
彭林
来源:
人文杂志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论《
周礼
》三公与六卿之制
也说《
周礼
》“柴”与《楚辞》“些”
作者:
蒋瑞
来源:
中国史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柴
些
《
周礼
》
《楚辞》
殷商火祭
描述:
,否认了《
周礼
》“柴”与《楚辞》“些”同义 ,否认了《楚辞·招魂》中“些”可能是“柴祀”之“柴”的说法 ,重申了《招魂》“些”只是一个语辞 ,认为在楚俗招魂中 ,“些”声音的运用比它本身的词义重要
首页
上一页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