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试论《牡丹亭》杜丽娘之“
-
作者:吴雪璠 来源: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试论《牡丹亭》杜丽娘之“
-
试论明清戏剧的传播模式——以《牡丹亭》的传播为例
-
作者:王省民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传播方式 明清戏剧 戏剧家 传播模式 戏剧文本 明清时期 戏剧作品 演出 传播者
-
描述:试论明清戏剧的传播模式——以《牡丹亭》的传播为例
-
试论《娇红记》的现实主义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
作者:龙绪江 来源: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娇红记》 现实主义成就 近代性爱 文学史 怨情 理想爱情 悲剧结局 《牡丹亭》 爱情悲剧 矛盾冲突
-
描述:实主义的爱情悲剧。陈洪绶在评点《娇红记》中指出:“泪山血海,到此滴滴归源,昔人谓诗人善怨,此书真古今
-
试论《红楼梦》对《西厢记》《牡丹亭》女性意识的继承和发展
-
作者:郭梅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红楼梦》 《红楼梦》 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
-
描述:完成的。崔莺莺重爱情轻功名,体现了女性意识的初步觉醒;杜丽娘为情而死、为情复生,体现了女性意识的进一步张扬。林黛玉蔑视功名利禄,要求独立自由,看似柔弱,实则坚韧,其女性意识是对崔莺莺、杜丽娘的继承和超越。
-
“今古未有之一人”——试论贾宝玉对传统男性形象的背离
-
作者:廉萍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贾宝玉 《红楼梦》 男性形象 宝玉形象 《牡丹亭》 贾雨村 脂砚斋 《西厢记》 生存困境 社会角色
-
描述:“今古未有之一人”——试论贾宝玉对传统男性形象的背离廉萍脂批对贾宝玉有这样一段评语:“其宝玉之为人,是我辈于书中见而知有此人,实未目曾亲睹者。又写宝玉之发言,每每令人不解;宝玉之生性,件件令人可笑
-
试论《牡丹亭》杜丽娘形象的多重意蕴
-
作者:徐新敏 来源: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性 自然性 社会性 社会性 自况 自况 当代价值 当代价值
-
描述:价值,以期得到更多的审美感受和启示。
-
试论乐安流坑祠堂祭祖风俗中的宗法问题
-
作者:殷剑 吴娜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宗法制 宗法制 流坑 流坑 祠堂 祠堂 祭祖 祭祖
-
描述:定的促进作用。
-
试论学校或者其他事业单位从事经营活动是否应是反法调整的对象
-
作者:邱元亮 银伟 胡晓梅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试论学校或者其他事业单位从事经营活动是否应是反法调整的对象
-
试论王安石《诗新义》在《诗经》阐释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
作者:孙宝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诗新义》 《诗经》阐释史
-
描述:王安石新学以礼解经,切近时用,并长期作为官方学术,影响到宋室南渡之后。随着宋孝宗继位,大兴洛学,荆公新学才日渐衰微。然而,《诗新义》在《诗经》阐释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它的笺注模式既有对郑玄的扬弃吸收,又为朱熹《诗集传》、王夫之等人批判总结宋学得失提供了有力参照。
-
试论泰州学派的传承与转化:从王艮到耿天台
-
作者:黄元嘉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泰州学派 王艮 颜钧 何心隐 罗汝芳 耿天台 师道
-
描述:研究也有著相當的比重,學者們在討論時,或出於不同的關懷、立基不同的思想背景而作出迥異的詮釋。 本文希望能對目前眾多迥異的詮釋起補充的作用,希望透過對泰州學派幾位學人思想的初步分析,得出一個較為連貫的思想線索,進而幫助釐定、釐清泰州學派此一概念本身的義界與共通的理解。 本論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為緒論,簡單考察學界數個具有代表性的,對泰州學派的研究與分判,第二章考察王陽明到王艮的思想線索,希望釐清泰州學派相對於王學的內緣關係,也幫助澄清泰州學派之為一學術群體,根本的、內核的關懷。第三章聚焦於泰州學派終作為一歧出的顏鈞、何心隱一脈,考察顏何兩人思想相較於王艮原始學說的擴大解釋與發揮。第四章以耿天臺為重心,旁及羅汝芳,考察在當時時代背景下,耿天臺對泰州學派諸命題的回應,以及他是如何透過回應泰州學派各個命題而逐步形成其思想的。第五章為結論,總述耿天臺對泰州學派的繼承與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