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79)
图书(69)
报纸(35)
学位论文(26)
会议论文(1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05)
地方文献 (193)
非遗保护 (11)
地方风物 (6)
宗教集要 (4)
红色文化 (1)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37)
2012(56)
2011(54)
2008(31)
2007(42)
2004(24)
2003(27)
2002(19)
2000(18)
1999(23)
按来源分组
其它(52)
书屋(4)
百科知识(4)
兰台世界(4)
文史天地(3)
文物出版社(2)
实用中医药杂志(1)
文化学刊(1)
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
长沙大学学报(1)
汤显祖艺术节地方戏曲艺术品展和抚州历史文明展举行谭晓林观看
作者:傅金和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9月22日上午,省政府秘书长谭晓林深入市博物馆,参观了以“玉茗馨香”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抚州)汤显祖艺术节地方戏曲艺术品展和抚州历史文明展。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和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意会汤清远,言传李笠翁:关于古典戏曲创作论的思考
作者:安葵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作论  古典戏曲  汤显祖  李渔  意会  作品  戏剧家  中国戏剧  学术研讨活动 
描述:但他在戏曲理论方面,因为没有系统著作留下,所以没有受到特别的重视。而李渔呢,也有“十种曲”传世,李渔自己说,他的《风筝误》
戏曲评论家潘之恒方成培与《雷峰塔传奇》汤显祖的徽州之行徽州
作者:暂无 来源:戏剧界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戏曲评论家潘之恒方成培与《雷峰塔传奇》汤显祖的徽州之行徽州
中国戏剧艺术研究的资料宝库--《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序
作者:敏泽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戏曲  古代文学理论  序跋  研究工作  资料基础  戏曲文学  汇编  戏剧艺术  人物塑造  汤显祖 
描述:理,这方面的意义更是不能低估的。
复吴炳真貌 使粲花生辉——评戏曲专著《吴炳与粲花》
作者:哈九增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品  戏曲发展  剧作家  汤显祖  中国戏曲  吴炳  不同角度  种曲  花生  自相矛盾 
描述:。吴炳作品问世后即为世人看重,长期以来视为佳作,演出不辍。明末即有著名演员上演粲花五种曲佳话,清初大
我国最早全面论述戏曲修辞的著作——明王骥德的《曲律》
作者:宗廷虎  来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修辞理论  王骥德  曲律  戏曲语言  修辞手法  汤显祖  戏曲理论  小说修辞  修辞学  明代 
描述:关注。我国戏曲修辞理论萌芽于宋代,到了元代虽有一定的发展,但真正粗具规模的还是明代。明代涌现了一批戏曲理论家,在他们的影响下,万历年间王骥德的《曲律》一书问世
钩沉积、立国学、出高致:简评高宇著《古典戏曲导演学论集》
作者:金式  来源:戏剧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导演学  汤显祖  戏曲艺术  表现方式  戏剧发展  焦菊隐  舞台演出  中国戏剧  艺术家  布莱希特 
描述:脚本到剧场演出之间,竟没有阐释并体现剧本主题,将歌、舞、科、白总其成,赋以形,付诸演出的中心人物,那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对于这个问题,前辈艺术家焦菊隐、欧阳予倩
汤显祖以情演情的戏曲表演论——《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析探
作者:蔡守民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以情演情  修容修声  表演艺术  最高境界 
描述:汤显祖在 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 中首创性地提及戏曲的表演理论 ,倡导以情演情 ,对演员的修养和表演艺术的最高境界表述了独特的见解 ,其戏曲美学思想直接影响了潘之恒、袁于令和李渔 .
花非花——从昆曲电影《牡丹亭》谈戏曲与电影交融的魅力
作者:周湘玟  来源:当代电影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戏曲舞台  电影导演  汤显祖  昆曲  表演程式  戏曲电影  中近景  美学特征  中国戏曲 
描述:,也可以从近景中清晰地看到她的一颦一笑,体察到她最幽微的心理和情绪的变化。这种审美享受,是只有银幕才能给予的,然而它又是戏曲。昆曲电影《牡丹亭》,从唱腔到表演程式,都是最严
论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的戏曲理论史意义
作者:李小菊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形式  戏曲理论  神清  戏神  临川四梦  牡丹亭  踏谣娘  论述  杂剧 
描述:汤显祖(1550-1616)在戏曲方面取得的成就,历来以临川四梦尤其是《牡丹亭》闻名于世,而在戏曲理论方面的论述则主要体现在为数不多的几篇题词和诗歌中。从这个角度来讲,专论戏曲的《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