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孙犁刘绍棠的艺术师承--兼“荷花淀派”
作者:王教祝  来源:艺谭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孙犁刘绍棠的艺术师承--兼“荷花淀派”
材料解析题选材的新趋向--兼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思路
作者:孙丰钦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材料解析题  选材方法  新趋向  高考命题  定时定位  历史唯物主义  多民族国家  历史时期  王安石变法  历史教材 
描述:料看,可以说它超“纲”超“本”。但是从解题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来看,完全符合高考命题的标准。正是由于这种题型所提供的材料不受“纲”“本”的限制,命题人可以在古今中外浩如烟
筚路蓝缕,开前人之所未开——王应麟在文献学方面的贡献和成就
作者:布仁图  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应麟  困学纪闻  文献学家  考史  《玉海》  筚路蓝缕  郊赦  图书目录  《四库全书总目》  冠盖里 
描述:、义据湛深的整理旧学的方式与方法,悉不能超越宋代学者治学的范围,并且每门学问的讲求,都已由宋代学者创辟了途径,准备了条件。宋代学者这种功绩,应该在中国学术史上大书特书,而不容忽视或湮没的。”①王应麟正是这一时期涌现出的众多优秀史学家及文献学家的一位代表。然而学术界有关其人其事的研究,
笔墨追宋明 艺趣发新枝——清人乐钧《耳食录》艺术
作者:胡子远 赵伯英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人  笔记小说  华夏民族  司马迁  阅微草堂笔记  艺术形象  多角度  多侧面  统治者  清代文学 
描述:奇者而言”。这当然是大略而言。其实,清代笔记小说在明代文人创作小说的影响下,有着自己的面目。笼统地说,它们都追求艺术形象的立体效果,使读者获得多侧面、多角度的审
对比托出意境 读背领会神韵——《梅花》一诗教学
作者:莫庆年  来源:湖南教育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出意境  王安石  诗教  思想感情  义务教育  诗的神韵  个性特点  教材辅导  逻辑重音 
描述:一、略知作者,明白诗的背景。 本诗作者是宋朝诗人王安石(1021—1086)。他主张“变风俗,立法度”,首先“改革官制”,是个敢于推行新法的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虽然两次出任宰相,却又两次被罢去宰相职务,这都是由于以皇后为首的皇亲国戚与大官僚大地主
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的朴素辩证法——兼儒法斗争与自然
作者:徐德荣 潘树广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采草药  形而上学  自然科学知识  梦溪笔谈  沈括  自然辩证法  王安石  唯心主义  辩证法思想  朴素辩证法 
描述:有时他们似乎也在那里高谈天文地理、数学医术,但不是提出荒谬绝伦的命题,就是肆意歪曲已有的科
李根《溪山远望图》(扇页)——兼李根是否即“金陵八家”的
作者:林树中  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亮工  金陵画派  理想世界  文人画  大柳树  1679年  北京故宫  书画篆刻家  地方文化史  南京博物院 
描述:,似乎是很难过“食人间烟火”的生活的.或者是表现作者的理想世界,或者这个隐士就是画的作者自己.扇面右上题云:“已丑夏为祖西词兄.李根:“下钤一很怪的图章,像象形的兽面,又像是古文字.画风质朴而富古意,似信笔涂抹,不加
春风送我去 明月照我还——也王安石诗《泊船瓜洲》
作者:陈应祥  来源:汉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诗  思想基础  不同角度  泊船  州县官吏  陕西教育  宋神宗  变法  社会现实  宋真宗 
描述:益,一生只在南北各地做过几任州县官吏,20岁以前,王安石随父在南北各地游历,广泛地接触到当时的社会现实,目睹了百姓“丰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王安石:《感事》)的苦难生活,认识到官贪吏虐、豪强横行是民不聊生的根源。这些经历和认识对他以后改革政治、实现变法打下了思想基础。
当代文学与青年的共振和互选——兼文学课应是青年干部院校的
作者:侯树钦  来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新时期文学  青年工作者  当代文学  文学课  中文专业  青年干部院校  当代青年  作家  必修课 
描述:学课。开课者,其处境也颇为尴尬。要么,因人设课,缺乏系
言理见解新 文短多波澜——《读<孟尝君传>》的写作特点
作者:王松涛  来源:党校教学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  写作特点  王安石  气势雄浑  严酷现实  读后感  北宋  史记  文字表达  用能 
描述:势雄浑,写得跌宕生姿,曲折有致,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佳作,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