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623)
报纸(935)
图书(49)
会议论文(18)
学位论文(1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431)
地方文献 (146)
地方风物 (22)
才乡教育 (11)
宗教集要 (11)
红色文化 (9)
非遗保护 (8)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2(212)
2011(255)
2009(195)
2008(126)
2007(125)
2006(83)
2004(75)
2000(45)
1995(40)
1937(5)
按来源分组
武汉晚报(50)
群文天地(21)
人民日报海外版(7)
专家工作通讯(5)
农家顾问(4)
安徽市场报(2)
看历史(1)
山野(1)
金融队伍建设(1)
沈阳出版社(1)
新视域下的新成果:《汤显祖与晚明戏曲的嬗变》
作者:郭英德 范红娟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嬗变  戏曲  晚明  “问题意识”  成果  视域  认识活动 
描述:在于其强烈的问题意识.
知识女性的理性精神:也说《吴吴山三妇合牡丹亭还魂记》
作者:姚品文  来源: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性精神  牡丹亭  知识女性  吴吴山三妇  杜丽娘  汤显祖  明清之际  评点本  西厢记  理论研究 
描述:汤显祖研究中不少学人注意到了明清时期女性读者对《牡丹亭》的强烈反响,并进行了研究和积极评价,其中突出了《吴吴山三妇合本牡丹亭还魂记》(以下简称三妇本)。这是汤学领域新的开拓。《汤显祖研究通讯
问题选择与学术增值:程芸的《汤显祖与晚明戏曲的嬗变》
作者:郑传寅 陈建华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学术增值  戏曲史  晚明思想  戏曲研究  汤沈之争  徐朔方  文学观念  作者  晚明文学 
描述:环视当今的古典戏曲研究,其学术路径大抵可分为两种:其一,将更多的视线与精力投向声腔、戏班、服饰、演出、剧场、舞台等要素,偏重于戏曲形态、演剧模式和舞台艺术的考察,悬置作家作品、忽略文学观念的演进。其优点是可以迅速开疆拓土、填补空白,形成新的学术增长点。另一种则是回归案头,回到戏曲史特别
但是相思莫相忘 牡丹亭三生路:青春版《牡丹亭》“走进武
作者:邓晓燕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相思  武汉大学  昆曲艺术  大学生 
描述:2008年4月3日至5日,青春版《牡丹亭》走进武汉大学(以下简称武大),细腻、温婉、高雅的昆曲艺术经典《牡丹亭》以其独特的魅力令80后的大学生们如痴如醉!
淮北相山水泥走活“三步棋”经济效益迈新台阶
作者:朱启方 梁红为  来源:中国建材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淮北相山水泥走活“三步棋”经济效益迈新台阶
楚雄盆地六苴白垩统马头山组大村段沉积地球化学
作者:吴鹏 韩润生 徐国端 胡煜昭 吴静 李静  来源:矿产与地质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沉积地球化学  沉积地球化学  白垩统  白垩统  大村段  大村段  六苴  六苴  楚雄盆地  楚雄盆地 
描述:为主;n(Al2O3)/n(Al2O3+Fe3O3)值为0.79~0.91,显示了大陆边缘沉积环境的特点;K2O/Na2O多大于1,表明物源区主要为偏酸性的花岗质岩石。沉积旋回造成多层泥页岩中Cu、Zn
11月23日,中国羽毛球队球员张宁在退役仪式擦拭泪水。当
作者:暂无 来源:西海都市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11月23日,中国羽毛球队球员张宁在退役仪式擦拭泪水。当日,张宁、高、杨维、张洁雯、魏轶力和陈郁等六名中国国家羽毛球队运动员退役仪式在上海源深体育中心羽毛球馆举行。中国羽毛球协会向六名奥运冠军
李纪恒号召青年学生把爱国热情奉献在学习、工作和事业
作者:王世赋  来源:云南教育·视界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李纪恒号召青年学生把爱国热情奉献在学习、工作和事业
啄出证券“树”的“蛀虫”:写在王益、董正青等人被揪出之后
作者:李阳  来源:金融经济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树”  王益  证券  叶子 
描述:春风里,一棵大树生长得郁郁葱葱。然而,那几日,树上有好多叶子黄了。这时飞来一只啄木鸟,栖在树上,用坚硬的嘴在树杆笃、笃地敲着,啄出几条虫子。啄木鸟飞走了。几天后,变黄的叶子又长出了绿色———这是
黄鹤楼之辩 黄鹤、黄鹄、鸿鹄及英文翻译
作者:李茂林  来源:中国绿色画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鹤楼  天鹅  丹顶鹤  中国传统文化  英文翻译  鸟类学  翻译家  道教  灰鹤  译作 
描述:,于是鹤成了鹄的通假字了(见《说文解字注》和《中华大字典》黄鹄楼就变作黄鹤楼了。本来嘛,长江水滨在冬季有群鹄栖息,以此成名黄鹄矶,楼建矶,与矶同名,谅是不错。但是鹄鹤之混不会如此简单吧,旧时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