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941)
期刊文章(972)
图书(48)
学位论文(24)
会议论文(1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767)
地方风物 (95)
地方文献 (75)
红色文化 (28)
宗教集要 (15)
才乡教育 (10)
非遗保护 (7)
文化溯源 (3)
按年份分组
2013(123)
2012(167)
2011(237)
2010(763)
2002(19)
1999(22)
1997(24)
1993(19)
1990(13)
1977(1)
按来源分组
重庆晚报(26)
河南商报(17)
解放军报(13)
陕西中医杂志(3)
中国中铁(2)
台湾学生书局(1)
广东审计(1)
上海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1)
河南农业(1)
信心来自品质 ——访钦州天和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奎
作者:张廉信 梁洪源  来源:钦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了钦州天和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奎。 记者:陈总,自从“限购令”等系列调控政策出台之后,钦州楼市和全国一
“这个新年在丈母娘家过!”——再访肾移植夫妇王益和谢志华
作者:顾泳  来源:解放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记者顾泳 打理完在浙江西塘经营的小客栈,小年夜,王益乘上西塘开往金山新农镇长浜村的巴士。一个多小时的行程,他并不觉得孤单。从车窗望出去,郊区一派怡然景色。“这个春节在丈母娘家过,感受一下
论晚黄道周礼秩重建的学术理路:基于“孝本”意识的礼学建构
作者:杨毓团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道周  礼秩重建  孝本意识  学术理路 
描述:社会危机与心性之学的日益空疏导致了是时礼学研究热潮的出现。而黄道周的礼学研究基于他的"孝本"意识之上。在他看来,"爱"、"敬"既是"孝本"思想的核心内容,处于儒家道德教化之本源地位,又是重建
略论陈自朱丹溪薛己陈实功辨治乳岩的经验
作者:周南阳 梅洪萍 赵虹 楼丽华  来源:四川中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乳腺癌  陈自  朱丹溪  薛己  陈实功 
描述:整理古代医家对于乳腺癌的认知以及主要治疗思想,以便为目前临床实践提供更广阔的思路。通过手工查阅的方法,对自隋代到清代明确提出乳岩治疗的医家进行了分析,突出陈自、朱丹溪、薛己及陈实功四位代表医家治疗
汉恩自浅胡自深 人生乐在相知心:读王安石《妃曲二首》
作者:赵芳  来源:实践(思想理论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昭君  人生  毛延寿  昭君出塞  唐宋八大家  封建时代  文学家  政治家  思想家 
描述: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在这首诗中,作者抓取昭君辞别汉宫的一个场面,用"湿""垂""低回""顾影"等字眼,栩栩如生地刻画出王昭君的静态
的薦賢、徵聘與士人的出處考慮:以鄧元錫爲例
作者:劉勇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鄧元錫  許孚遠  科舉  薦舉  出處   
描述:的選拔和任用分離開來,把薦舉賢能之士和個人出仕僅僅定位在榮譽性、象徵性的層面。
旴江医家龚廷贤陈自月经病证治异同辨析
作者:杜河洪 李丛  来源:江西中医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旴江医学  龚廷贤  陈自  月经病  调经  散剂 
描述:比较了旴江医家龚廷贤及陈自在月经病证治方面的异同.
麟:万水千山总是情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商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山色因心远》 麟艺术创作重视传承,敢于创新。他的兰竹作品较好地继承了均先生的风格,作品古道新化,独辟蹊径,自成一格,情景交融,生意盎然,有浓郁的艺术感染力。他的山水画得益于
永年拒礼
作者:李杰罗金华  来源:清远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镜鉴录 ■李杰/文 罗金华/图 中国地市报优秀专栏清远市纪委清远日报社联办 乾隆时期,刑部主事永年负责平反冤假错案,他公正廉明,为许多无辜者伸冤昭)。一天,有一广东人到他的住宅拜谒
永年先生二三事
作者:张伟然  来源:语文世界(初中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陕西  古籍版本  电话听筒  书店  华东师大  国际学术研讨会  记忆  出发  来电  文字 
描述::1990年6月初的某日中午,他是否在陕西师大校门外的某个小餐馆吃饭?他觉得这一问好生突兀。我向他解释:那一天我和两个师兄在陕西师大答辩硕士论文结束,导师何业恒先生设席感谢以史念海先生为主席的答辩委员会,坐定后看到来了另外一干人,其中一个西装笔挺,走到史先生跟前恭恭敬敬行了一个鞠躬礼,当时我以为是个日本学者,此刻回想,很像黄先生。黄先生没多想,浅浅一笑,说,那正是他。 这一笑让我顿时产生了一见如故的感觉。 研讨会期间,他领着几个人到苏州去买书。我因为要参与会务,也就没跟去。那个晚上去宾馆里看他,老远就见他背着手在房间门口踱步,一会儿踱出来,一会儿又进去,步态煞是轻盈。我第一次见他这样,觉得很好玩,忙走过去;他愈发得意,连说:“开心,今天开心!抓着辛德勇帮我刷书!”德勇先生坐在门里边,一面拿一个大棕刷飞快地刷着书,一面嘴里念念有词地回应着黄先生的调侃,动作和语调都特别地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