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胡布会,中美先唱“经济
作者:杨军  来源:南风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美关系  世界政治与经济  美国经济  小布什政府  美国国会  贸易逆差  中美建交  访美  国家领导  中国人民大学 
描述:开前一周率团赴美,并带去了中美建交以来最大规模的采购团,协议金额总计将达150亿美元。但是,就在舆论认为中美关系这部大戏会随着胡锦涛访美而渐入佳境的时候,却有一丝阴云飘过,对这次访美,中方坚持是“国事访问”,美方则强调是“一个访问”。中国人民大学时殷弘教授认为,双方在访美规格上的说法不同,反映了中美既有合作又有分歧的复杂关系,同时也显示了美方对中方在一些问题上的不满。结构性矛盾依然上升“中美关系一直曲折往复,克林顿时代,中美已经是‘战略伙伴’关系,小布什上台后,这种关系出现倒退,成了‘战略竞争对手’。”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沈骥如教授说,2005年9月21日,在那次著名的讲话中,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提出了中国是“利益相关者”的概念,舆论判断2006年的中美关系必定朝好的方向发展。但同年11月,小布什访华,并...
王安石作谜诗
作者:林汉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人  宋神宗  梅尧臣  “日”  谜底 
描述:日”字)[第一段]
试论汤显祖剧中的时间
作者:龚重谟  来源:福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剧  时间 
描述:戏剧是时间艺术。中、西方戏剧对时间的处理有同又有异。汤显祖在剧中对时间的处理 ,能体现汤显祖戏剧艺术的特色。比较汤氏与莎翁的戏剧对时间处理的异同 ,以管窥中西方戏剧在表现手法上的各自特征。
莫将事扰真情
作者:秦文军  来源:老同志之友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下棋  社会美  养性  弈棋  李渔  公文  王安石  北宋时期  文化娱乐  留守 
描述:棋,历来被文人雅士视为不可缺少的修养棋艺,既包括激烈的心理较量,又是清心养性、乐而忘忧的文化娱乐。北宋时期,宰相王安石因推行变法受到攻讦,心情不快,常处于烦躁之中。他爱好下棋,只要一下棋,那一腔怨恨和满腹
趣谈中药里的“药名
作者:暂无 来源:中医药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药名称  汤显祖  牡丹亭  蒲松龄  马兜铃  故事  大戟  朱丹溪  戏剧艺术  药物性能 
描述:份潜入百姓之间,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一日,汤显祖患病,慕名到邻县婺州义乌求医朱丹溪,并在朱丹溪书案中看到由中药名称组成的一段故事。“在牡丹亭边,常山红娘子,貌若天仙,巧遇推车郎于芍药亭畔,在牡丹花下一见钟情,托金银花牵线,白头翁为媒,路路通顺,择八月兰开吉日成婚,设芙蓉帐,结并蒂莲,合欢久之,成大腹皮矣,生大力子,有远老,持大戟,平木贼,诛草寇,破刘寄奴,有十大功劳,当归朝,封大将军之职。”故事中巧借24味中药名称,描写一对青年男女的美好姻缘。汤显祖阅后“灵感”大发,以这个故事为线索进行构思,48岁的他终于完成了《牡丹亭》这部传唱不衰的作品。无独有偶,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以中药名写的剧本《草木传》更是一部趣味性、通俗性、科学性的科普著作。如老生扮甘草上场曰:“我姓甘名草,性平温和,善调诸药,也解百毒,万古流传,惟有那大...
黄鹤戏楼月 一一世界
作者:程丞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梅戏  戏楼  黄鹤  老师  事业  王国维  父亲  武汉  人间词话  世界 
描述:有人问我:"你的名字取一‘丞’字,肯定是因为你爸妈望女成凤,将来能做个女丞相吧?"其实,我当时觉得名字就是一个符号,只是一笑作答。
非人竟何物——苏轼《游金山寺》中的“江心炬火”
作者:王贻梁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成人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非人竟何物——苏轼《游金山寺》中的“江心炬火”
《牡丹亭》舆《杜麗娘慕色還魂》“萝”“”情節分析
作者:谢旻琪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戏剧文学  戏剧文学  杜丽娘慕色还魂  杜丽娘慕色还魂  爱情故事  爱情故事  情節分析  情節分析 
描述:本文介绍汤显祖脍炙人口的戏剧《牡丹亭》,无疑是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所造成的风潮,可说是历久不衰。其中对於“情”的探讨,是《牡丹亭》最大的讨论主流。杜丽娘多情、反叛、梦病,继而殒命、还魂,汤显祖设计的这样横跨生死的凄美爱情,其“天地至情”带给读者极大的震撼。
可虚情,人须实礼”:杜丽娘形象的心理学分析
作者:朱伟明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阴影原型  人格面具  《牡丹亭》  心理学分析  汤显祖  柳梦梅  封建礼教  惊梦  感性生命 
描述:十回的篇幅,则往往一笔带过。原因在于,不少研究认为,《牡丹亭》的精华,杜丽娘性格的闪光之处,都集中在前半部分,而“回生”以后的杜丽娘,则表现出更多地受封建礼教束缚的一面,是作者思想的局限所在。因此,现代有些《牧丹亭》的改编本,大都只演到“回生”为止。
“仙令文章泣魈”——汤显祖在遂昌任上创作述评
作者:赵治中  来源: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书信  书信  文章  文章  诗作  诗作  《紫钗记》  《紫钗记》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新隽美的意境 ;重写并改定《紫钗记》 ,构思并写作了《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