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诗教与中国“和”文化
作者:权雅宁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诗教  君子   
描述:孔子的诗教是用《诗经》来进行礼乐教化。其教化个人的目标是成就"温柔敦厚"的君子人格。"礼""乐"既是维系政纲、社会秩序的典章制度和上尊下卑的伦理纲常,又逐渐成为君子之"德"的体现。周礼、诗教、对君子
屈原《离骚》用礼探微
作者:王学军 贺威丽  来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屈原  离骚    周礼 
描述:涉及范围广;以周礼为本而又融入楚地习俗。东周礼崩乐坏之际,礼制并未完全丧失固有作用,作为身份等级衡量标准,依旧有其存在价值和意义,因而《离骚》用礼数量众多,涉及范围广;周代贵族熟悉礼仪,礼为社会交往
西周至汉时期遗失物制度的回顾与反思
作者:杨来运  来源:人民论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遗失物  周礼  法经  汉律 
描述:周朝的"大者公之,小者私之"的无人认领遗失物归属原则是对其集体劳动成果分配原则的扩展与适用。《法经》"拾遗者刖"的严苛规定是法家重刑思想的体现。汉朝的遗失物制度继承自《周礼》而非《法经》,其实际执行
簋簠之辩
作者:侯李娟  来源:西江月(中旬)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簋簠  周礼  祭祀 
描述:簋簠这两件器物是古代祭祀时的礼仪重器,而成语簠簋不饬是古人出于对士大夫的尊重,委婉地用“簠簋不饬”对官员贪赃腐化做的一个比喻。那究竟为何古人会偏偏选用簋簠这两种礼器来形容贪官污吏的不廉洁呢?本文就古代器物背后所隐含的文化意义进行了探讨。
《医学碎金》学术特色初探
作者:钱俊华 毕丹 周鸿飞  来源: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医学碎金》  学术思想  浙江名医 
描述:本文从古代文献的繁简取舍、经典著作的独特理解、辨证论治的临床体验以及针灸用药的孰先孰后等四个方面,对明代医家周礼编著的《医学碎金》的学术特色进行了探讨,揭示了氏高深的医学理论、厚实的临床经验、重视
关于《说文解字》叙和《汉书·艺文志》所记载的书体名称
作者:山元宣宏  来源:中国文字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解字  周礼  汉书·艺文志  古文学派 
描述:载为六种书体。我认为《汉书·艺文志》所记载的是根据《周礼》所记载的六种书体,这也成了西汉末期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对立的原因。从古文学派、王莽、《周礼》的关系可知,《说文解字》叙和《汉书·艺文志》所记载
献身革命的优秀指挥员建屏
作者:程雪朝 戴何彪  来源:党史文苑(纪实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  指挥员  指挥员  献身  献身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  金溪县  金溪县  江西省  江西省  云南省  云南省  将军  将军 
描述:建屏,祖籍江西省金溪县左源村,1892年8月26日出生于云南省宣威县倘塘村。他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出生入死,南征北战,战功卓著,是我军一名优秀的指挥员,是一名血洒疆场的传奇将军。
中原文化与亮工文艺观
作者:赵秀红  来源: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原文化  亮工  文艺观 
描述:亮工仕清与其一贯追求的建功立业、济天下的儒家政治理想和人生目标是一致的,其中孙承泽对他的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亮工长期生活在中原,中原理学的濡染形成了他经世致用的儒学思想观,其文学、书画理论及
周礼正义》(天官)标点
作者:汪少华 颜春峰  来源: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中华书局点校本《周礼正义》第2册存在标点失误94处:叙述语误为引文;引文误为叙述语;破 句;当分未分;不当分而分;书名篇名人名误标失标。
周礼》民俗思想研究
作者:王素珍  来源:文化遗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礼俗  民俗  本俗 
描述:周礼》作为"三礼"之一,学界更多关注的是其礼学思想。实际上,书中的礼俗及民俗观非常丰富。从民俗学视角研究《周礼》,可以发现,《周礼》不仅对礼和俗有较为详尽的阐释,同时对礼和俗有了分类的尝试,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