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析历代文人的“登高”情怀
-
作者:王艳坤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浩然 辛弃疾 中国诗歌 审美感受 杜甫 悲壮苍凉 悲慨 王安石 谢榛 黄鹤楼
-
描述:纵览中国诗歌的历史长河,我们会发现,文人为我们留下了浩瀚而优美的登临佳作。文人通过登高——望远——抒怀,将自己的审美感受表达出来,外化为诗文。谢榛《诗家直说》卷四说:"凡登高致
-
治学与钓鱼
-
作者:张忠江 来源:钓鱼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治学 钓鱼 国学大师 灯火阑珊 王国维 辛弃疾 蝶恋花 晏殊
-
描述:处”,此乃第三境界也。
-
走进诗词
-
作者:刘德增 来源:老同志之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词 李清照 辛弃疾 美文 李白 感叹 历史 王安石 记载 欧阳修
-
描述:诗,是唐朝的一株柳,在古风河畔中荡漾;诗,是宋时的一尾鱼,在清澈柔波中游弋;诗,是元朝的一首曲,在轻轻幽谷中飘荡;诗,是明时的一股风,在巍峨高山中悠扬;诗,是清朝的一幅画,在素描淡笔中勾勒……在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唯有诗是万古不绝的河流,涓涓流淌,永不止息。"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人
-
谈谈中国古典诗词的化用手法
-
作者:薛胜元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化用 创作手法 二度创作 古典诗词创作 句子 文人创作 中国古典诗词 辛弃疾 晏几道 作品
-
描述:文人创作时,根据表达需要,常常对前人诗文中的语句加以变化,变成自己的句子,这种创作手法就叫化用。化用重在借"意"而引发读者的联想,给作品带来较原诗句更加深远的意境。可以说,化用属于二度创作,只要化用巧妙,诗文便可赢得后人的青睐。句子虽然形似,意趣可能远远高于原作。下面以古典诗词创作
-
必修2第三单元
-
作者:刘艳荣 来源:高中生学习(高三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词语 辛弃疾 石钟山 阅读 文体 赤壁 写作 解释
-
描述:必修2第三单元
-
邓广铭:逝去的学风
-
作者:徐百柯 来源: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作人 中国新文学 北京大学 宋史 辛弃疾 王安石 陈寅恪 古代史 考正 历史系
-
描述:次序,这尤其使我佩服"。结果这本笔记当年就以《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为名出版了。周作人将稿费
-
豪放、婉约总关情
-
作者:陈康 来源:集邮博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词 李清照 辛弃疾 中国古代文学史 唐诗 浣溪沙 苏轼 秦观 晏殊 算子
-
描述:卜算子》、辛弃疾《破阵子》六首词,有3位北宋词人,3位南
-
三重境界
-
作者:忠江 来源:中国钓鱼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学大师 灯火阑珊 王国维 辛弃疾 蝶恋花 晏殊 词作 柳永
-
描述:处”,此乃第三境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