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律赋与八股文
作者:邝健行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人  八股文  王安石  四书  律赋  方苞  渊源  文字  子华  日知录 
描述:律赋与八股文是两种不同的考试文体,流行的朝代也不同,然二者有相当紧密的联系,八股文若干方面的源头可以上溯至律赋。具体地说,八股文在破题、大结与股对三方面,都明显留有受律赋影响的痕迹。
《避暑录话》考略
作者:方建新  来源: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叶梦得  石林  史料笔记  欧阳修  考略  疏误  宋史  避暑  史料价值  王安石 
描述:华书局将其点校整理,纳入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出版.相比之下,作为《石林燕语》姊妹篇的《录话》则似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至今既无研究专文刊行,又无新的整理点校本问世.故笔者不揣浅陋,就《录话》的成书年代、版刻流传、史料价值略加考述,并就其主要的史事记载疏误作些订正,聊作对此书研究之补白,以就教于方家.
唐、宋散文演化及风格之异同
作者:孙连琦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散文创作  柳宗元  古文运动  文风  苏轼  文学理论  王安石  陈子昂  宋代 
描述:括,说明其发展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变化:唐初文章受六朝浮艳的骈俪文风的影响,多重形式而略内容,进入开元以后,由于陈子昂等人的提倡复古,文风始有转变,然尚未根本解决问题;及至贞元元和时,在韩愈、柳宗元等人呼吁倡导下,从理论到实践都贯彻了“文以载道”的精神,
北宋中期儒学复兴运动
作者:徐中舒 吴天墀 刘复生  来源:文献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复兴运动  北宋中期  儒学运动  欧阳修  王安石  儒学复兴  社会危机  复兴儒学  封建秩序  古文运动 
描述:切需要有一种解救社会危机、维系封建秩序的新的思想武器。经过
北宋党争与文学
作者:程千帆 周勋初 巩本栋  来源:文献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党争  新旧党争  王安石  黄庭坚  文学创作  北宋中期  文学思想  欧阳修  苏轼  范仲淹 
描述:北宋党争的时间延续之长,卷入的人数之多,斗争的复杂激烈,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其影响亦及于北宋社会和文化的各个层面。本文主要从党争的角度,对北宋一代文学进行考察。
北宋中期儒学复兴运动的兴起及其特点
作者:刘复生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中期  儒学复兴  中国封建社会  北宋时期  过渡时期  唐宋  欧阳修  《春秋》  《四库提要》  王安石 
描述: 一、中国社会在唐宋之际的剧变 以唐代中叶安史之乱为标记,中国社会处于急遽的变化之中。这种变化大约经历了二三百年之久,在北宋时期完全定型,从而呈现出新的社会面貌。如果把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唐中叶到五代算是变化的过渡时期,那么从宋代开始,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进入了它的后期阶段。
《词论》在词学理论上的贡献
作者:傅淑芳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时期  北宋王朝  发展史  李清照  王安石  宋代社会  士大夫  北宋末年  教坊  词学理论 
描述:》还就词的创作方法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宝贵的具体意见。
欧阳修以诗论诗说
作者:张福勋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王安石  诗论  论诗  韩愈  学术界  政治家  石介  “意”  “根” 
描述:欧阳修的诗论开一代风气,他的论诗诗也应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他论诗诗中诗须触及时事、干预现实,重“意”养“根”,穷而后工,自出胸臆,黜落怪僻、平易疏畅等主张,有助于我们把握宋人的诗学观念,弄清宋诗特点的形成。
旧诗新解(二)
作者:王富仁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心情  自我意识  李贺诗歌  欲望  潜意识  新解  意象群  黄金台  雁门 
描述:,瞬息而变,方见愁云凝密有似霖雨欲来,俄而裂开数尺,日光透露矣。此象何岁无之?何处无之?”(《李贺诗歌集注》)王安石与王琦的一批一辩,当然是不同的,但他们
关于建立著者签名特藏书库的构想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图书馆学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特藏书库  江西省图书馆  签名  著者  文化遗产  陶渊明  王安石  欧阳修  汤显祖  改革开放 
描述:,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