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是桃园三结义,而非“魏蜀吴”三国杀汕潮揭一体化格局透视
-
作者:暂无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应是桃园三结义,而非“魏蜀吴”三国杀汕潮揭一体化格局透视
-
本版图文杨志坚于瑞红芦海青魏振东
-
作者:暂无 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版图文杨志坚于瑞红芦海青魏振东
-
香散帘帏寂 尘生翰墨间——浅谈魏夫人
-
作者:陈德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毒菇 雾景 巴仑 北宋哲宗 公善 历代妇女 怨诗 曾布 朱淑真 套票
-
描述:魏夫人,“字玉汝,襄阳人,道辅姊,曾文肃布妻。博涉群书,工诗,尤善人伦鉴”,(《历代妇女著作考》)因其夫曾布曾任北宋哲宗时的承相,她被封为鲁国夫人,故人称其为魏夫人。
-
魏良辅·汤显祖·姜白石——“曲唱”与“曲牌”的关系
-
作者:洛地 来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依字声行腔 腔句 曲唱 词调曲牌 清曲唱 剧唱 集曲 曲律
-
描述:,对于曲作者就出现了是否必须按原先“曲牌”格式为“律” ,即如何对待“曲律”的问题 ,这就是晚明时期出现的两位大曲家汤显祖与沈之间一场著名的“汤沈之争”的实际内容。“依字声行腔”的唱与原先“调牌”既定格式之间的关系即矛盾 ,早在宋代“词唱”与“词调”之间就已存在、已出现了的。南宋时 ,当“词唱”对“依字声行腔”开始进行规范 ,“词唱”与“词调”间的关系即矛盾就已十分明显地呈现了 ;而在那当时 ,并没有出现如明末的“汤沈之争” ,而是以姜白石为代表 ,一方面须守“依字声行腔”作“词唱” ,又一方面则“率意为长短句 ,然后协以律” ,重组着“调牌” ,使“词唱”与“词调”出现重新组合即高一层次组合的趋势。然而 ,我国的韵文及其曲唱向高层次组合的发展趋势被蒙元灭宋所中断 ,其后再未接上。这 ,就是摆在我们今人面前的情形。
-
卓荦不凡的治陶成就与灵活多样的治学门径--简论魏正申先生治
-
作者:李金坤 来源:鞍山社会科学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魏正申 陶学研究 学术成就 治学方法
-
描述:卓荦不凡的治陶成就与灵活多样的治学门径--简论魏正申先生治
-
“魏武王常所用”石牌应是假牌:兼论西高穴墓定为曹操墓证据不足
-
作者:钱玉趾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操 武王 石牌 大戟 三国志 河南省 证据不足 发掘 文字 建安
-
描述: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关于西高穴墓发掘一年,经专家研究,基本认定为文献中记载的魏武王曹操高陵。发布会公布了六大证据,其中,"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图一
-
涉嫌资本黑幕 利益关系复杂 国金证券董事长雷波与王益、魏东
-
作者:李婧 来源:环球人物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董事长职责 证券 利益关系 公司员工 资本 王益 情绪稳定 公告
-
描述:股票停牌一小时。”
-
看图读《牡丹亭》
-
作者:侯会撰文 来源:金盾出版社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看图读《牡丹亭》
-
《牡丹亭》(读画说戏)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昆曲《牡丹亭》又名《还魂记》,全称《牡丹亭还魂记》,源于明代汤显祖同名传奇,本事见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演绎杜丽娘为情而死又为情而生的一段“至情”,因情成梦,因梦成戏,悠扬的笛韵,曼妙的舞姿,充满着青春气息和浪漫色彩。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在巴黎宣布中国昆曲为
-
读《牡丹亭》札记(五则)
-
作者:康保成 来源:戏曲研究通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读《牡丹亭》札记(五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