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654)
报纸(400)
图书(69)
学位论文(25)
会议论文(1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708)
地方文献 (356)
地方风物 (35)
红色文化 (18)
宗教集要 (18)
才乡教育 (16)
非遗保护 (10)
文化溯源 (4)
按年份分组
2014(216)
2012(125)
2010(143)
2009(113)
2007(94)
1995(50)
1994(45)
1983(30)
1980(17)
1959(4)
按来源分组
其它(110)
青年时报(9)
戏曲品味(6)
江海学刊(5)
东莞时报(3)
艺谭(2)
抚州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
戏剧报(1)
飞·奇幻世界(1)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黄爵滋《山谷诗评》对黄庭坚诗歌的接受
作者:邱美琼 胡建次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爵滋  山谷诗评》  黄庭坚  接受 
描述:黄爵滋的《山谷诗评》,专门论评黄庭坚诗作,对黄庭坚诗歌出入众作饱参本色、自成一家的创新精神、渊雅富赡的用典艺术、透彻老横的艺术境界、纵横捭阖的文法结构以及清新自然的诗歌风格进行了多方面评说。黄爵滋
像小山那样去爱——《几番魂梦与君同》
作者:华姿  来源:电视时代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山词》  北宋词人  晏几道 
描述:(晏几道,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著有《小山词》) 其实,在拜读宁萱的这本《几番魂梦与君同》之前,我对真实的小山所知甚少,虽然也曾背过“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之类的佳句。然而现在,我开始被小山所吸引和打动。[第一段]
一声政治改革家的慨叹——王安石的《泊船瓜船》
作者:任宝剑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泊船  南京市  江宁  政治改革  宋神宗  钟山  熙宁  大学士  执政 
描述: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王安石第一次罢相。先任观文殿大学士,后又出任江宁(今南京市)知府。放舟南下,熙宁八
其书 考其事 想乎其人——纪念欧阳修诞辰一千周年
作者:赵昌智  来源:扬州文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范仲淹  中国文学史  诞辰  扬州  王安石  纪念  周年  曾巩  苏轼 
描述: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生于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六月二十一日(公历八月六日),卒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七月二十三日。今年是他诞辰一千周年。
学习前辈学者的优良学风——《刘大年来往书信选》的一点体会
作者:李文海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大年来往书信选》  治学  学风 
描述:度”。
学习前辈学者的优良学风——《刘大年来往书信选》的一点体会
作者:李文海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刘大年来往书信选》  治学学风  历史学家  学术正义感 
描述:度".
老将军的平凡华彩-——— 李浩的《将军的部队》-□清尘
作者:暂无 来源:河北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是将军,还是一个老人?在李浩的笔下,将军更像一个老人,一个古怪孤独的老人,和那个眼睛不好使、爱唠叨、整日胡思乱想,渴望找个伴聊天度日的老人无异,但他也确实是一个不平凡的老人。不但因为他有着既往峥嵘岁月的印记、赫赫卓绝的战功,更有着这个浮躁时代渐渐消泯的人性悲悯。这个从本真人性跳出的悲悯情怀,让我们日
吟咏英豪业绩 悲叹苦短人生——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杨毅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赤壁怀古  苏东坡  人生  苏轼  风流人物  业绩  赤壁之战  长时间  王安石  变法派 
描述: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曾做过几任高官,但为期都很短暂。在政治上,他属保守派,为王安石等变法派所不喜,因而长时间贬居外地。
在“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之间:刘绍信《当代小说叙事学》
作者:降红燕  来源:世界文学评论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当代小说  叙事学理论  外部研究  内部研究  文学研究  新时期小说  叙事形态  著作 
描述:在“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之间:刘绍信《当代小说叙事学》
在“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之间——刘绍信的《当代小说叙
作者:谭君强 降红燕  来源: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理论  文学批评  内部研究  外部研究  叙事学 
描述:刘绍信先生的《当代小说叙事学》是在对当代小说文本的大量研读的基础上来把握中国当代小说发展历史的,这种在叙事学意义上进行的理论与文本的结合研究非常有意义;其次,在方法论上,《当代小说叙事学》所传达的批评方法对当前的文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