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汤显祖《牡丹亭》的“情”与“理”
-
作者:张志凌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情 情 理 理
-
描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是一场骗局
-
作者:史宗义 来源:文史天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资治通鉴 骗局 皇帝 宋神宗 坚决反对 著书立说 史书 政治
-
描述:是否骗局,读者自有主张,然本文自有成理之处,不失为一种主张。说起王安石和司马光,可谓家喻户晓。两人同为一个时代的佼佼者,本来惺惺相惜,是一对好朋友,但司马光为什么要坚决反对王安石变法呢?难道真的
-
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是场骗局?
-
作者:史忠义 来源:开心老年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资治通鉴 骗局 皇帝 宋神宗 反对 史书 著书立说 编修
-
描述:北宋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次波及面很广,被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时的改革家"的王安石的变法,但这场变法遭到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最终流产。变法意在减轻农民负担,但王安石的许多政策反而变成强制
-
宋代商业观念的变革
-
作者:林文勋 来源:经济问题探索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重本抑末 商业发展 社会经济 历史时期 统治地位 四民 市易法 王安石 社会地位 司马光
-
描述:"市井驵侩之流".
-
寓“情”于“理”的《牡丹亭》
-
作者:王娟 来源: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情 理
-
描述:长期以来,在汤显祖剧作研究中,人们对《牡丹亭》"情"的理解,各不相同。汤显祖在《牡丹亭》中所欲建构的实际上是一个"合情合理"的爱情,而非以往论者所认为的"以情抗理"的爱情,是一种寓"情"于"理
-
寓“情”于“理”的《牡丹亭》
-
作者:王娟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情 理
-
描述:长期以来,在汤显祖剧作研究中,人们对《牡丹亭》"情"的理解,各不相同。汤显祖在《牡丹亭》中所欲建构的实际上是一个"合情合理"的爱情,而非以往论者所认为的"以情抗理"的爱情,是一种寓"情"于"理
-
浅谈陆九渊的心即理
-
作者:张亭 来源:北方文学(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即理 心 理
-
描述:陆九渊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他提出的“心即理”的命题在我国的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心是指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心,即孟子所说的良心、良知;理是指万物存在的秩序。而心即理就是要每个人遵循本心,不违背本心
-
论《牡丹亭》中的情与理
-
作者:司国芹 来源:江苏科技信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情 理
-
描述:《牡丹亭》是我国戏曲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作者以情抗礼,让杜丽娘用“至情”战胜了“理”,把批判的锋芒直指禁锢人们精神的封建礼教,反映了人们要求思想开放、个性自由的强烈愿望.重新审视其中情与理的关系
-
也谈主权理论及在台湾问题上的应用——兼与黄嘉树、王英津商榷
-
作者:陈动 来源:台湾研究集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台湾问题 主权 土地所有权 占有 治权 分离
-
描述:根据所有权、占有等私法理论 ,提出“主权与治权的分离”的理论以及“一国两区”的定位 ,试图解释台湾海峡两岸的现状
-
解读司马光《与王介甫书》兼论王安石回信
-
作者:万斌生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与王介甫书 王安石回信
-
描述:本文详细解读了司马光《与王介甫书》的内容和作者写此信的心理轨迹,同时论及了王安石回信的特点及其成为千古名篇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