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风雅之致的审美追寻——刘绍瑾《复古与复元古》
作者:徐国荣  来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复古  复元古  审美 
描述:风雅之致的审美追寻——刘绍瑾《复古与复元古》
应是今人凌绝处 纵观全面写新天——漫《梧州市志》
作者:谭开先  来源:广西地方志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概述  风俗志  杂录 
描述:新编《梧州市志》在编纂的指导思想、篇目设置、整体把握、具体操作等方面有许多新鲜经验。上乘的“概述” ,《风俗志》实事求是、特色突出 ,将“杂记”与“附录”合并称“杂录”等 ,为现市县志中少见 ,这是其可贵的成功之处。
巧研未墨与汤翁::邹自振《汤湿祖综论》
作者:万斌生  来源:福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创作  文学创作  《汤显祖综论》  书论  《牡丹亭》  邹自振 
描述:巧研未墨与汤翁::邹自振《汤湿祖综论》
·魏风·伐檀》中“鹑”当作“雕”解
作者:林家骊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伐檀》  《毛传》  《诗经》  鹌鹑  魏风  《鲁  本草纲目  《周礼》  古今字  三家义集疏》 
描述:·魏风·伐檀》中“鹑”当作“雕”解
徐朔方笺校本《牡丹亭》“集唐”标注补正
作者:高琦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集唐  集唐  补正  补正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剧作中大量采用了“集唐”诗句来吻合人物剧情,达到与意会、言随意转、有力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效果。徐朔方先生最近笺校本的注释过于简单,对“集唐”诗句只标注诗人的姓名,不注明引出处
饮水思源--刘绍唐与传记文学(续)--敬贺一首
作者:戈正铭  来源:传记文学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饮水思源--刘绍唐与传记文学(续)--敬贺一首
王安石新学研究
作者:陶丰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学术感召力  道德感召力  社会政治图式  轴心突破  全能型强势政府  小农社会 
描述:该文的第一个主要目的是研究和廓清王安石新学在北宋后期、南宋初年的兴废存亡状况,探究其间的学术和政治原因,阐新学和新政、北宋末南宋初党争之间的关系,指出这个历史阶段政治斗争和学术分歧相互反映,互为表里
王安石与佛禅
作者:暂无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徐文明撰著的《出入自在:王安石与佛禅》(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以王安石的一生经历为主要线索,对其思想演变、宦海浮沉进行了勾划,突出了他对佛教从疑到信的转变及其自少年时代便与佛教结下的不解之缘。该书
王安石与信用杠杆
作者:暂无 来源:国际金融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王安石很重视信用的作用,他在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中都利用了信用杠杆。青苗法为农民融通资金,农田水利法为水利建设融通资金,市易法为商人融通资金。 北宋王安石很重视信用的作用,他推行的经济新法中
王安石人才思想述论
作者:邢东升  来源:江苏文史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才  思想 
描述:王安石人才思想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