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臧懋循改編評點《還魂記》呈現之曲學批評及其意義
作者:陳慧珍  来源:戲曲學報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臧懋循  湯顯祖  牡丹亭  還魂記  戲曲批評 
描述:道,因此音律的辨正可說是臧懋循改編《牡丹亭》之首要目的,故本文將研究焦點集中於曲學方面,透過對於臧懋循改評本《還魂記》中更動曲牌、刪改曲文等動作的詳細分析,結合眉批的說明,深入探究臧懋循對湯顯祖
臧懋循改编评点《还魂记》呈现之曲学批评及其意义
作者:暂无 来源:戏曲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臧懋循  汤显祖  牡丹亭  还魂记  戏曲批评 
描述:臧懋循改编评点《还魂记》呈现之曲学批评及其意义
牡丹亭》赏鉴
作者:暂无 来源:姑苏晚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明·汤显祖作。写杜丽娘慕色还魂事。共五十五出。 剧情是:南宋时期的南安太守杜宝只生一女,取名丽娘,年十六岁,尚未许配。伴读的使女春香,偶而发现了杜府后的花园,并引领丽娘偷偷游了花园。久困闺房的丽娘,在大好春光的感召下,动了访春之情。丽娘回屋后,忽做一梦。梦见一书生手拿柳枝要她题诗,后被那书生抱到牡丹
牡丹亭》与武都
作者:暂无 来源:陇南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名作,它与《西厢记》、《长生殿》、《桃花扇》并称为我国古典四大名剧。《牡丹亭》位列其首。这本剧作一出世就轰动了当时的文坛,引得不少名流将其改编,就连与汤显祖对立的一个
寻访《牡丹亭
作者:徐琳滢 陈延泽 张杰  来源:旅行者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长生殿》  《长生殿》  知识阶层  知识阶层  昆曲  昆曲  全本  全本 
描述:近期全本著名的昆曲戏目《长生殿》在上海隆重上演。这是《长生殿》问世300年第一次在现代舞台上的全藐呈现.昆曲的复兴让更多中国知识阶层领略到昆曲的魅力。提到昆曲,就不能不说到著名的《牡丹亭》,而孕育
牡丹亭和刘德华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青年周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牡丹亭和刘德华
牡丹亭》的生命力
作者:舒展  来源:民主与科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生命  文学作品  进行时  过去时 
描述:文学作品成为经典,需要经历时间长河的检验,包括:当代的——“正在进行时”,成为后来的——“过去时”,以及至少百年以上的——“未来时”。我觉得《牡丹亭》的生命力,最能说明它经受的浩荡起伏历史长河的考验。
为汤显祖文化节而作
作者:王斯琴  来源:岷峨诗稿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文化节  牡丹亭  入画  天气  多缝  精灵 
描述:为汤显祖文化节而作
《长生殿》:一部闹热的《牡丹亭》——《长生殿》与《牡丹亭
作者:董雁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长生殿》  牡丹亭  牡丹亭  以情抗理  以情抗理  导情入理  导情入理  情悔  情悔 
描述:理性省思色彩。就至情表现形式而言,汤显祖采用的是"肯綮于生死之际"的超越现实手法,而洪?以情感忏悔和诗意升华代替汤氏的情欲张扬和个性意识,宗教意味较为浓重。
国学备览之《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政协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编者按: 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对于非专业而又热爱古典文化的人来说,读什么、怎么读,都是一个技术性的难题。众所周知,阅读古代经典,版本的选择极其重要。首都师范大学国学网近日组织几十位知名学者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