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陶室藏宋板陶集聚散流传考
-
作者:焦从海 来源:文献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本 和陶诗 藏书家 陶渊明 图书馆 杨以增 流传 黄丕烈 王烈 藏书楼
-
描述:故物,据书中所藏书印可知清初以来即为藏书家所珍视,乃流传有绪之秘笈。乾隆五十六年,吴县黄丕烈购得宋本《陶集》十卷,嘉庆八年春,黄丕烈检点百宋一(?)中所蓄古书辑成《百宋一(?)书录》,即著录此书。次年
-
藏汉族大学生需要结构调查——藏族大学生心理研究之一
-
作者:雷永生 刘荣生 谭向明 来源: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藏汉 藏族大学生 需要结构 汉族大学生 黄希庭 心理研究 基本需要 自尊自立 求知需要 调查结果
-
描述:论,对我们今天的研究具有很 重要的借鉴作用。在国内,有关研究还刚刚开始,一九八八年《心理科学通讯》第二期 上刊载了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黄希庭教授等人对我国大学生需要结构的调查结果,他们 采用问卷法对我国七所高校714名学生作了调查,认为我国大学生的基本需要可以分为 六类十八种。这对于我们的研究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由于黄希庭等人的调查对象全部 为汉族大学生,因此本调查研究的主要目的为:
-
秦代封泥的重大发现--梦斋藏秦封泥的初步研究
-
作者:周晓陆 路东之 庞睿 来源:考古与文物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秦封泥 汉书 地理志 《史记·秦始皇本纪》 《史记·秦本纪》 重大发现 睡虎地秦简 百官 少府 《周礼
-
描述:从时代上看,这是一批很单纯的秦代封泥遗存,也是迄今为止秦封泥最多最集中的一次发现。梦斋先生急公好义,在我国考古、文物、博物馆学界老前辈们的关心支持下,在北京市文物局、东方收藏家学会的具体指导下,在热心公益的企业家大力援助下,决心将这批资料连同其收藏的黄河流域彩陶精品、东周秦汉瓦当精品,悉数转交东方文明博物馆公诸于众,以便让更多的关心者欣赏研究。
-
图书馆业务知识 馆所藏图书资料的情况,研究检索途径,找出所
-
作者:暂无 来源:图书馆杂志 年份:197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技人员掌握科技
-
药王韦慈藏的提法最早出自何人何书
-
作者:王旭光 来源:中华医史杂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代名医 《本草蒙筌》 药王 医学源流 《古今医统大全》 原医图 徐春甫 熊宗立 许慎 提法
-
描述:药王韦慈藏的提法最早出自何人何书《中华医史杂志》1996年第2期上发表了郑金先生《中国历代药王及药王庙探源》(以下简称郑文)一文,拜读之后,觉得确是一篇考证和议论俱美的文章。但在阅读之际,也对文中
-
大千画 温州藏——温州博物馆馆藏张大千作品赏析
-
作者:高启新 来源:温州瞭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大千 方介堪 博物馆 温州人 西泠印社 四十年代 董其昌 李瑞清 印章 作品赏析
-
描述:印而四字以朱文鸟虫篆为之,鸟虫文字造型独特,上下映带左右顾盼,线条委婉流动,空间变化无穷。深得大千先生所爱。
-
刘韵洁回首Uninet坎坷届荣耀后面藏艰辛
-
作者:叶惠 来源:通讯世界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韵洁 中国联通 多业务统一网络平台 “China Uninet”
-
描述:4月7日下午,记者来到中国联通科技委主任刘韵洁的办公室,想针对中国联通China Uninet(多业务统一网络平台)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件事情进行采访。巧的是,记者碰到了另一个同行,她也是因为此事前来采访的。据中国联通的工作人员透露,这几天,来采访刘韵洁的记者络绎不绝。
-
天一阁藏《明史稿》之《罗汝芳传》初探
-
作者:陈时龙 来源: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史稿》 《明史稿》 罗汝芳 罗汝芳 万斯同 万斯同 天一阁 天一阁
-
描述:当出万斯同之手.然而,从同卷传主姓氏看,该传却还保留着明史编纂初期拈题分纂的特点.由这种内容上的成熟与体例上的幼稚,笔者推测天一阁藏<明史稿·罗汝芳传>当是万斯同在审核分纂官所纂初稿时因不满意
-
萧山朱氏藏砚 第十一 栎园著书砚
-
作者:朱传荣 来源:紫禁城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萧山 隶书 明万历 周亮工 楷书 篆书 陆离 康熙 月生 字元
-
描述:砚宽一六、长一二点六、高十点四厘米。砚背镌铭十六字,隶书,款署“锄月生宝用”楷书。砚侧镌“栎园著书砚”隶书。“栎下老藏”篆书方印。
-
黄永年先生旧藏高丽刊本《桂苑笔耕集》
-
作者:曹旅宁 来源:山东图书馆学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桂苑笔耕集 桂苑笔耕集 版本 版本 价值 价值
-
描述:本文简要论述了黄永年先生藏高丽刻本《桂苑笔耕集》的版本学价值,并对中华点校本《桂苑笔耕集》的版本选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