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爱无悔情至真-——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何涛
-
作者:暂无 来源:安徽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 张大鹏 2009年9月20日的北京之夜,华灯璀璨,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颁奖晚会隆重举行。一位瘦瘦的来自安徽大别山的姑娘站在领奖台上,面对潮水般的掌声,不禁泪眼朦胧。 25岁的何涛
-
全国道德模范何涛:用青春诠释人间真爱本报记者赵莉文/图
-
作者:赵莉 来源:安徽市场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半身偏瘫的婆婆接他们的儿子浩毅放学回家
载誉归来的何涛与省妇联副主席李晓黎合影留念
何涛一家三口露出温馨、幸福的笑容
一次朋友聚会让这个80后上海姑娘与六安打工仔相识相恋,为了真爱,她宁可与母亲断绝关系;甜蜜的爱恋刚走过10个月,男友却突遭车祸,几近成为
-
大别山中孝老爱亲感动中国-80后女子何涛当选为全国道德模范
-
作者:暂无 来源:安徽商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上海的年轻护士和大别山的打工仔,一段不被祝福的爱情;小伙车祸高位瘫痪,姑娘辞职陪同回到山沟,一起不被认同的举动;怀孕挺着大肚子,推着板车送爱人就医,还要照顾偏瘫的婆婆,一份不被看好的生活。这些,何涛却都做到了,爱情至上,举动坚定,生活温馨,有人为她感动也有人替她抱屈,她都平静地接受了,她的想法很简单
-
曾燠幕府与清中期的骈文复兴
-
作者:李瑞豪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幕府 选集 骈文 复兴
-
描述:,多宗六朝,风格流丽短小,格调纤新,笔致轻倩,形成了一个创作流派。曾燠幕府对骈文的提倡与创作实践为清中期的骈文复兴做出了重大贡献。
-
曾熙的教育活动及门下弟子小考
-
作者:湘子 来源:书法赏评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渔父 李瑞清 教育活动 书法 湖南衡阳 文科大学 三十年 教育主张 张大千 上海
-
描述:清末民初与吴昌硕、李瑞清、黄宾虹并称为海上四妖的曾熙不仅是我国近代杰出的书画大师,也是卓有成就的教育家。作为民初书坛大家,他在教育上的贡献往往被他的艺术声明所掩盖。事实上,他赴沪前积极投身于教育
-
浅析吴曾祺之“识见说”
-
作者:兰培 来源:管理观察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曾祺 吴曾祺 修养 修养 识见 识见
-
描述:近人吴曾祺在其理论著作《涵芬楼文谈》中,提出了“鉴别主于识见”的理论,将作家知识和见识的积累和增长,视为从事创作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重点对其积累“识见”的原则和方法加以概括和探析,试图挖掘出其“识见
-
清代文献家曾燠研究综述
-
作者:车崛 来源:东京文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燠 《江西诗征》 综述
-
描述:曾燠是清代江西著名的诗人、骈文名家和文献家,他著述丰富,成就突出.尤其是其所编的<江西诗征>辑录2000多名江西本籍诗人的诗作,对江西历代诗人均作了中肯评论,是研究清代江西作家的重要文献和参考资料
-
曾熙所绘书斋山水释读
-
作者:刘金库 来源:书画艺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斋 书法 李瑞清 山水画 用笔 白文 曾氏 下角 书风 朱文
-
描述:承碑》《华山碑》《史晨碑》、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尤好《瘗鹤铭》《金刚经》等,尤其得力于《夏承碑》《华山碑》和《张黑女墓志》等碑,以汉隶圆笔为主,沟通南帖北碑,融会方圆,以方入圆,又以圆
-
吴曾祺宗经观辨析
-
作者:方雷 来源:民办教育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曾祺 吴曾祺 辨析 辨析
-
描述:吴曾祺继承、补充和发展了刘勰的宗经思想,其宗经之本质不是为了宗儒,而是通过宗经提高写作者的自身修养,因为经书作为文章写作的典范,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经学著作对作者风格的形成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
-
昆曲小生曾杰再现《牡丹亭》
-
作者:陈久志 来源:杭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北京奥运之后首次登台献演
昆曲小生曾杰再现《牡丹亭》
记者 陈久志 实习生 应蓉珊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惊艳亮相,让昆曲小生曾杰名声大振。作为浙江昆剧团“万”字辈优秀青年演员之一,如今的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