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是最好的教材
-
作者:齐宏伟 来源:中文自修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典 陀思妥耶夫斯基 雅斯贝尔斯 教材 人文主义 白鹿洞书院 教育理念 朱熹 比较文学 陆九渊
-
描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们熏陶成"律法之子",不管身处何方,血管中都流淌着经书的血液,使这个民族,哪怕历经近2000年的流亡漂泊,仍能凝聚成国。
-
经典晨读
-
作者:暂无 来源:文苑(经典美文)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典 孤独 种子 质数 美文 热爱生命 李觏 蝴蝶 躁动 林火
-
描述:在清凉的早晨里我们用辞藻煲粥,在躁动的青春中你们用心情煮茶,在你我成长的道路上,《文苑·经典美文》给你的晨读多一种选择。翻开季节的扉页,五月从黎明中漫步而来,晨光流泻,鲜活一夏。
-
略谈《牡丹亭》改编的“意趣”问题
-
作者:陈多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上海昆剧团 舞台艺术 杜丽娘 柳梦梅 牡丹亭 改编本 必然要求 演出 有益尝试
-
描述:演出外,为了演出而对《牡丹亭》进行加工改造的历史,几乎是自剧作问世就开始了,就很少有全依原本演出的。
-
《牡丹亭》的戏外话
-
作者:周育德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杜丽娘 柳梦梅 伤时 明代 万历 潘之恒 冯梦龙 演出
-
描述:从明代万历二十六年秋天《牡丹亭》付梓,到青春版《牡丹亭》上演后的今天,《牡丹亭》已是一个老而又老的话题。但这篇文章却给人以新的视角。也许,我们可以从周先生的戏外话里感到一点弦外之音,也许
-
《牡丹亭》在舞台上的流转
-
作者:李小兰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杜丽娘 戏曲舞台 演出 柳梦梅 至情 思想僵化 折子戏 艺术魅力
-
描述:,实际上是以文字的形式描绘《牡丹亭》400年来动人心魄的浪漫之旅。——作者题记
-
从结构艺术看“西厢记”和“牡丹亭”的异同
-
作者:郭梅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爱情主题 传奇 元杂剧 结构艺术 阐述 中国戏剧 舞台 异同
-
描述:突相当复杂,它有两条线索:一是以崔老夫人为一方,和以莺
-
在南昌看《牡丹亭》
-
作者:查振科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临川四梦 汤显祖 杜丽娘 戏剧文学 柳梦梅 文学发展 创作成就 南昌 关汉卿
-
描述:在汤显祖的故乡观看他的经典之作《牡丹亭》,对我来说的确是一件幸事。这位生活在16至17世纪的戏剧大师,他的创作成就了我国戏剧文学的一个高峰,与关汉卿、王实甫、洪昇、孔尚任一起,成为我国戏剧文学发展
-
挑灯闲看牡丹亭
-
作者:李新华 来源:民俗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 文化市场 文化市场 灯具 灯具 仕女 仕女 灯柱 灯柱 清末 清末 古董 古董 收藏 收藏 线条 线条
-
描述:出仕女伤感寂寞的闺怨情怀。上面的灯壶上,用秀美而有力的行书刻写
-
舞剧《牡丹亭》美国遇热
-
作者:孙宇挺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舞剧 舞剧 艺术团 艺术团 杜丽娘 杜丽娘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演出 演出 林肯 林肯 新闻周刊 新闻周刊 纽约时报 纽约时报 美国人 美国人
-
描述:纽约哥伦布大道上,美国人看到了神奇的一幕:中国400年前的《牡丹亭》与同时代的莎士比亚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并排宣传杜丽娘借助"威亚"跨越时空、穿越生死,飘荡游走在人间与地狱;杜丽娘、柳梦梅穿着红色
-
从《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看中西生死观
-
作者:周园园 来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牡丹亭 牡丹亭 生死观 生死观
-
描述:作品诞生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也分别赋予了这两部作品"彰显人文精神"以及"反封建"的独特现实意义。也正是因为这种植根于不同文化的迥异的生死观念及其折射出的历史现实,成就了两部作品抒写爱情又超越爱情的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