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67)
学位论文(529)
图书(118)
会议论文(55)
报纸(4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383)
地方文献 (141)
地方风物 (119)
非遗保护 (33)
才乡教育 (18)
宗教集要 (12)
文化溯源 (1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2(140)
2011(133)
2010(125)
2009(112)
2008(95)
2002(47)
2001(38)
1998(37)
1986(18)
按来源分组
其它(621)
殷都学刊(2)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
中国证券报(2)
青海师专学报(2)
语文学刊(2)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1)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1)
哈尔滨学院学报(1)
科学经济社会(1)
近20年(1986-2006)晏几道及其词研究述要
作者:崔海正 李好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近20年  晏几道  研究述要 
描述:1986年到2006年,中国各种学术期刊共发表有关晏几道及其词的研究论文70余篇,许多文学史类著作中也有相关研究的章节,这些文章主要包括对晏几道其人的研究、晏几道与其他词人的比较研究、对<小山词
从近三十年来国内学术期刊论文看汤显祖研究
作者:李精耕 汤洁  来源:求索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近三十年  国内学术期刊论文  汤显祖研究 
描述:研究的现状作一番扫描与小结,以期借此推动汤显祖研究继续朝着更深更广的方向拓展。
程林辉著的《汤显祖思想研究》一书出版
作者:暂无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程林辉著的《汤显祖思想研究》一书出版
近二十多年来郑玄《三礼注》研究综述
作者:潘斌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玄  三礼注  周礼  仪礼  礼记 
描述:注》的特点和学术影响等。
崑劇《牡丹亭》之舞台美術研究──以1980年以後演出為主要
作者:陳怡如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崑劇  牡丹亭  舞台美術  表演 
描述:多樣的成果,透過對《牡丹亭》演出經驗的研究,除了回顧二十餘年以來的成果,亦可一窺崑劇在當代,要重新演繹一部經典作品時,舞台美術設計所把握的原則和表現特色。期望能夠對《牡丹亭》與崑劇舞台美術方面的研究
水—岩相互作用及其与铀成矿关系研究:以相山铀矿田为例
作者:邵飞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水—岩作用  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溶液来源  火山岩浆期后成矿热液系统  外生地  下水“湍流”运动  铀成矿  成矿模式  相山铀矿田 
描述:过程,流体是贯穿于矿床形成过程中的主要控制因素,水(流体)—岩石相互作用造就了成矿过程。铀成矿作用的研究,以往多是对所观察到的基本地质现象进行归纳和演绎,或是过于偏重分析测试数据的推断,在源—运—聚
相山、下庄铀矿田稀土元素特征及示踪研究
作者:张国玉 王生忠 王正其 梁良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成矿流体  成矿流体  稀土元素  稀土元素  铀矿田  铀矿田  相山  相山  下庄  下庄 
描述:模式相近.两矿田矿石稀土元素含量上存在明显差异的同时,都具有比其围岩LREE/HREE比值大幅度降低的特点.结合区域地质演化,认为两铀矿田矿石稀土元素具有不同的特征,但成矿流体都具有幔源性质,矿床都是在白垩-第三纪地壳拉张环境下形成的.
相山铀矿田特富矿中铀磷关系的模拟实验研究
作者:刘正义 杜乐天 温志坚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铀矿田  铀矿田  特富铀矿  特富铀矿  磷灰石  磷灰石  模拟实验  模拟实验  相山  相山  江西  江西 
描述:不是磷灰石形成的重要条件,溶液体系中的pH值降低是特富矿形成的重要条件.磷灰石在弱酸性介质中吸附铀构成"铀磷共沉淀"之后,由于磷灰石的结晶,造成"铀、磷分离",从而使铀变得更富.这一研究成果很好地解释了富矿中磷灰石大量存在,而贫矿中磷灰石很少出现的客观地质事实.
身本与情本--以问题为中心的王艮罗汝芳哲学思想研究
作者:余红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本  情本  百姓日用   
描述:在世生活的人间关怀传统,以及在理学内部的相关争议问题,并对陆王学说中的“心”以及“心即理”命题按王艮的理解做出解说;第二章的内容,是对王艮、罗汝芳“以一身体万物”、“身心宇宙浑融贯通”等思想做出分析解说。指出儒家的万物一体是爱有差等的“有我”(非“无我”)之一体。第三章的内容,是从五个方面对王艮罗汝芳的“身本”思想进行解释评述,它们是:1. 以身作则、能己复礼的个体修身为本; 2. 身体力行、快活受用为本;3. 安身保身、知觉情识为本;4. 无心忘身的自然德性为本;5. 代代永续的至尊人身为本。第四章的内容,是论述寻常人情的本体地位,指出在王艮罗汝芳的思想中,寻常人情不是仅仅作为“成圣”的精神修炼的手段才成立的,它本身就是我们根本的生活方式和终极意义之一,是德性的美好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何中的生平与社会网络:入元以来江西士大夫群体研究管窥
作者:腰蓝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代  何中  江西  士大夫  交游 
描述:弥补学术的空白。文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又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考察何中的家族。何中出身抚州乐安宦族,代有显人,本部分着重考察其家庭成员并梳理出若干支谱系。第二部分则侧重研究何中本人,包括其生平、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