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体的免疫反应是如何被激活的?: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
-
作者:奇云 李大可 来源:生命世界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免疫系统激活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免疫反应 生命机体 先天性免疫 解读 防御系统 机体健康
-
描述:生虫等感染后迅速启动,主要作用是在“入侵者”进入人体时作出第一反应
-
相思背后的人生观照:《蝶恋花》课堂实录
-
作者:刘伟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思 课堂实录 晏殊 女子形象 理性观照 情感基础 人生观照 人物形象 思考 解读
-
描述:它又不仅仅是在写相思.词中透出的浓浓情意中还有理性的思考,而"相思"之情成了"理性观照"之媒.有了对人生的观照,女子的相思也"高远"了;有了那位女子的相思情,晏殊的思考变得细腻而动人了.两个形象、两种情思是彼此独立而又互相补益的.所以,在教学设计上,先与学生一同借分析意象关系对女子情感进行品读,进而引导学生品出晏殊的体悟的超越之处.
-
以诠释学视角解读《牡丹亭》不同英译本
-
作者:杜丽娟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诠释哲学 诠释学 理解的历史性 视角 视域融合 牡丹亭 效果历史 翻译研究
-
描述:,及其对翻译研究的不容忽视的启示和意义,同时结合《牡丹亭》三个英译本,对其文化词语和典故的翻译特色和翻译风格,以及诗歌部分的翻译风格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目的在于利用诠释学视角研究说明由不同译者翻译会产生不同译本的原因。本文所用的《牡丹亭》三个英译本:由加利福尼亚大学西里尔伯奇的《牡丹亭》英译本;大连外国语大学教授汪榕培的英译本和中国科技大学张光前教授的英译本。这三个英译本都是参照由徐朔方和杨笑梅校注的《牡丹亭》中文版本.本文分析了三个译本在具体实例处理上的优缺点后,得出的结论仅供讨论:译者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译者理解的历史性差异,不同译者的前见解差异等等导致了不同的英译。因此,不同的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结论中进而指出了伽达默尔诠释学对翻译研究的积极意义:它不仅强有力的说明产生不同...
-
《牡丹亭》中的柳梦梅形象之解读
-
作者:东旋 来源:青年作家·中外文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柳梦梅 柳梦梅 情感 情感
-
描述:《牡丹亭》中柳梦梅的爱情理想受到了现实的拘束,却日益丰盈。柳梦梅对爱情忠贞至诚,他的勇于反抗最终赢得了爱情的圆满。从情感的角度剖析柳梦梅,需领会其特殊的可道之处。
-
解读《牡丹亭》中女性主体的觉醒意识
-
作者:胡广 来源:长城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觉醒意识 女主人公 爱情 女性形象 梦境 大家闺秀 性格 人性解放
-
描述:价。《牡丹亭》虽然以文词典丽著称,但是文中杜丽娘
-
《南柯记》的悲剧意蕴解读
-
作者:宋霞霞 来源: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柯记》 《南柯记》 悲剧意蕴 悲剧意蕴 王政理想 王政理想 出世 出世 梦 梦
-
描述:《南柯记》反映出了作者一种自我批判的痛苦情绪,是一个产生于自我克服要求的心理悲剧。作品中所蕴含的悲剧意蕴也是汤显祖人生悲剧的写照。作者王政理想破灭后,欲以自由精神超脱俗世,却始终割舍不断一"情"字,因此作品中有出世与入世的痛苦选择。另外作品中的人生如梦思想也加深了作品的悲剧意蕴。
-
《牡丹亭》与《女仆》的解读:以白日梦和镜子为线索
-
作者:陈建娜 来源: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日梦 白日梦 镜子 镜子 《牡丹亭》 《牡丹亭》 《女仆》 《女仆》
-
描述:梦,最终走向不归路。
-
《牡丹亭》两个英译本的后殖民翻译理论解读
-
作者:罗进民 来源: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后殖民翻译理论 牡丹亭 英译本 对比
-
描述:活动的影响。
-
魂灵的超越与还原——《倩女离魂》与《牡丹亭》解读
-
作者:蔺九章 来源: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倩女离魂》 《倩女离魂》 《牡丹亭》 《牡丹亭》 魂灵 魂灵
-
描述:《倩女离魂》和《牡丹亭》分属于元明时期两部戏剧名作,也是两部以"离魂"为主要情节的作品,通过观照两者在人物塑造和主旨思想方面的异同,便于我们深刻理解作品的审美价值及作家的审美理想,进一步把握文学尤其是戏剧作品发展的内在规律。
-
经济视角下的《邯郸记》解读
-
作者:郑艳玲 来源: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邯郸记》 《邯郸记》 经济视角 经济视角 夫妻关系 夫妻关系 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
-
描述:汤显祖的《邯郸记》以卢生和崔氏的夫妻关系之变迁表现出金钱对家庭以及人性的影响;以卢生和宇文融的矛盾冲突表现出金钱影响之下的社会百态,以及商业经济的黯淡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