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唐宋八大家名篇注译之七·王安石散文
作者:朱光荣  来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唐宋八大家名篇注译之七·王安石散文
评陆佃对王安石新法的态度
作者:俞兆鹏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佃  王安石新法  《神宗实录》  元祐  绍圣党争 
描述:结果,陆佃的愿望未能实现,他本人也被贬滚而死。这是一场历史悲剧,可作后人戒鉴。
南宋浙东学派对王安石变法的批判
作者:李华瑞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亮  叶适  浙东学派  王安石变法 
描述:史学界一般认为,以陈亮、叶适、吕祖谦等人为代表的浙东学派,在经学思想上强调经世致用,讲求务实,在政治上主张积极改革时政,从事功的角度而言,他们与北宋的范仲淹、王安石很有相似之处。但实际上,陈亮、叶适
从心理学角度探讨王安石变法的成败
作者:姚红  来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理学  王安石变法  个性特征 
描述: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 ,他主持的变法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文章对王安石进行心理剖析 ,从他的人生经历和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来分析他的个性特征。从而阐明王安石变法之所以失败
儒学的主题转换与学理更新——从王安石说起
作者:杨柱才  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德  性情  性命  修身 
描述:宋代新儒学在诸多领域实现了对传统儒学的主题转换和学理更新。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王安石立足儒学,融合儒道,创立了形上的道德论、人生性命论及修养论,在整体上推动了儒学的复兴与发展。王安石所建构的学术
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探讨及其当代思考
作者:杨朝云  来源: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聚敛特质  兵制倒退  社会基础  新思考 
描述: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细考当时的史实 ,笔者以为 ,变法失败的原因在于以“聚敛”为特质的“富国之法”和以兵制倒退改革为主的“强兵之术” ,导致了社会基础的丧失 ,因而失败
试析王安石富国富民思想中的悖论
作者:杨世利  来源: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家调控  以义理财  富国富民  国家观 
描述:根植于儒家特有的国家观里
「政见自政见,而人格自人格」-浅谈王安石性格
作者:邱琼慧  来源:国文教学论文集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政见自政见,而人格自人格」-浅谈王安石性格
北宋新学学派研究
作者:耿纪平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北宋文学  新学  王安石 
描述:北宋新学学派研究
论北宋的封桩缺额禁军钱制度
作者:范学辉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封桩  禁军缺额 
描述:军严重缺额的恶果,以至于金军南下时素号“冗兵”的北宋竟然无大军抵御,这却是王安石始料未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