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包恢诗论研究
作者:郭瑞芳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意境  理学  道家思想  张力  超越性 
描述:诗人修养论得以发展。包恢继承了前人“有感 而发”的创作发生论,并补充了“代天立言”式的创作缘起。在两种 创作缘起的论述过程中,表现了对诗歌形式之美与情感之真的双重关 注。此外,他突破传统的“养气论”,从“理”、“志”、“真”、“自作 主宰”四个方面全方位讨论了诗人的修养问题,为诗人提高人生境界 提供了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 包恢诗论以其全面性和深刻性为中国诗论做出了一定贡献。他的 诗论从头到尾都贯穿着理学思想背景,其中,创作论部也明显流露出 道家思想的痕迹。因此,包恢诗论为中国诗论做出的贡献间接反映了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特别是理学思想对中国诗论产生的积极影响。 同时,包恢诗论与严羽、元好问诗论呈现出许多相似之处。其相似一 方面流露出理学的共同影响,一方面展示了当时的诗学发展趋势,即: 在意境的营造问题上,宋代诗论的关注重心由如何实现诗之工巧转向 如何使诗由工入妙。 总的来说,包恢诗论对于反思理学思想对中国文论的意义,确立 本土文化在意境论诞生中的地位以及理解宋代诗学的发展趋势都有 积极的意义。
陈瓘研究
作者:郭志安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陈灌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日录  四明尊尧集  合浦尊尧集 
描述:最初对王安石的才能、人品及学术,都是尤为推崇备至的。但进入徽宗朝后,陈瓘两部重要作品——《合浦尊尧集》和《四明尊尧集》的先后问世,则标志着陈瓘的思想发生重大转变,即:《合浦尊尧集》尚将王安石置于一个
体质凝重之——《王魏公集》述评
作者:杨安邦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礼  王魏公集  学术价值 
描述:北宋大臣王安礼撰《王魏公集》,文体多种,内容丰富,记述了宋代国家大事、政治生活以及社会生活情况,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性格特征,对于了解、研究临川文化及宋代历史文化均具有重要价值。
《才子牡丹亭》对理学贤的哲学、历史和文学批判
作者:江巨荣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文学批判  理学家  戏曲研究  哲学  汤显祖  爱欲  批评家  历史  王龙溪 
描述:随口吟诵,形诸笔端。另一面又强烈地感到,两位批评家对《牡丹亭》涉及的诸多社会、思想、文化现象,如国家治乱,民族战争,文人
新加坡“陈焕杯”象棋团体邀请赛圆满谢幕
作者:林喜明  来源:棋牌世界(象棋)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焕杯”象棋团体邀请赛  新加坡  懒汉顺  耀 
描述:新加坡“陈焕杯”象棋团体邀请赛圆满谢幕
拆洗王安石
作者:李可  来源:民间文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拆洗王安石
胡应麟文献学研究
作者:吕斌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胡应麟  文献学  辨伪学  目录学  年谱 
描述:胡应麟文献学研究 胡应麟是明代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他一生致力于藏书、读书和著述,在文献学、文学、史学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成果。本文分《绪论》、上编、下编三个部分,着重研究其在文献学领域的学术成就
胡应麟诗学研究
作者:王明辉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胡应麟  诗薮  本色  格调  神韵 
描述:应该重新认识胡应麟的历史地位。 第三部分为附录,收集了七篇目前未刊的胡应麟著作序文,并考察了胡应麟现存著作的版本,俾有助于今后的研究
20世纪以来虞集研究综述
作者:姬沈育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虞集研究  社会—阶级分析  文化—心理分析 
描述:技巧见长的虞集,大多评价不高。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研究中社会—阶级分析方法渐渐淡出,而文化—心理分析方法逐步为学者所接受和重视。这一阶段的虞集研究不再局限于品评其诗文成就的高低,而更加注重
汤显祖剧作的腔调问题研究述评
作者:黄振林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玉茗堂四梦  昆腔  海盐腔  宜黄腔 
描述:对汤显祖剧作的腔调问题的看法,长期以来在学术界存在着分歧。徐朔方、钱南扬两位学者的意见和"昆腔"、"海盐腔"、"宜黄腔"三种观点最有代表性。认真梳理分析了晚明以来对汤显祖剧作"失律"及近代对汤剧腔调问题的争议之后,提出了对汤剧首演腔调问题的三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