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玉牡丹”绽放苏州——日版昆曲《牡丹亭》惊艳中外观众
作者:杨帆  来源:苏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玉牡丹”绽放苏州——日版昆曲《牡丹亭》惊艳中外观众
日版昆曲《牡丹亭》将于8年3月起公演(图)
作者:暂无 来源:山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日版昆曲《牡丹亭》将于8年3月起公演(图)
改编经典远非想象那么容易:粤剧《金石牡丹亭》观后有感
作者:何花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金石  粤剧  想象  改编  影剧院    内涵 
描述:丹亭》的最大内涵不只是"情",而是借写情来写"人摆脱束缚的渴望",多情敏感的却被礼教封闭在暗淡无光的世界里,"手不许把秋千索拿,
牡丹亭》英译本的文化意象研究现状分析
作者:王子慕  来源:新校园(中旬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文化意象  翻译策略 
描述:戏剧作为一种包揽中国古代各种韵文形式的文体,其包含了大量的文化意象。在《牡丹亭,文化意象的运用更是比比皆是。本文主要对《牡丹亭》英译本中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进行概括性综述。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刍议日版《牡丹亭
作者:张洋  来源:商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  日版《牡丹亭  昆曲  坂东玉三郎 
描述:日版《牡丹亭》在日本和中国本土演出所获得的巨大成功,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戏曲跨文化传播的经典个案。由其引发的跨文化传播者的影响力、跨文化传播内容的遴选、跨文化传播的商业和社会运作等相关思考,为当下
浅析陆象山的人性论
作者:顾厚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陆象山  人性论  心即理  本心  物欲  资禀 
描述:陆象山的人性论源自于孟子,但又有“心学”的特点,从而形成了一个自成一体的人性论思想体系。概略地说,一是以“心即理”致思路线构建其人性论的基本观点,二是以“本心”论证其人性为善,三是以“物欲”和“资禀”观论证其具体人性的善恶和差异。
从对《牡丹亭“初出自语”的语类结构潜势分析看语类的必
作者:康卉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初出自语  语类结构潜势 
描述:作者的想法,作者本人设计了本论文中的研究项目。 在本论文的研究项目中,作者选择了一种对形式要求较高但又不缺乏一定的意义要求的语类研究对象--《牡丹亭人物的初出自语。在意义群体层次上
伊不应是太上皇
作者:暂无 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伊不应是太上皇
吴炳传奇戏曲的语言艺术浅析
作者:张雅玲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炳  戏曲语言  典雅  本色 
描述:清初剧坛出现两种戏曲语言创作倾向,一种追求通俗化,一种追求骈俪化。在这个大背景下,吴炳的传奇戏曲创作兼取两家之长,呈现出通俗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典雅晓畅,本色当行。
浅析晏殊词的燕子与夕阳情结
作者:林琳  来源:魅力中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意象  燕子  夕阳 
描述:晏殊作为北宋婉约词派的开创者,对婉约词贡献颇大。本文从晏殊词燕子、夕阳意象产生的思想基础、两种意象的象征意义、两种意象在晏词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对晏殊词进行重新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