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从《伤仲》看家庭教育
作者:侯雪洁  来源:妇女生活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家庭教育  王安石  文学家  教训  智力发展  母亲  宋朝  父亲  庸才  记述 
描述:宋朝著名文学家王安石曾写过一篇《伤仲》,记述了一个叫方仲的孩子由天才变庸才的教训。五岁那年,他就曾向父亲要来纸、笔、墨、砚,悬肘挥毫,写下四行诗句。一些秀才知道后,赶来观看,当场
《伤仲》注解析疑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材改革  人教版  注解  普通人  王安石  现行教材  课本  教育  教学用书  语文 
描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收有王安石的《伤仲》一文。在历次教材改革中,该文均得以保留并逐渐恢复原貌(多年前的课本中仅收录至"泯然众人矣"),可见其经典地位不可撼动。然而,现行教材及一些资料中对其注解
《伤仲》背后的故事
作者:何祥星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伤仲  故事  语文课本  家长教育  王安石  名篇  初中  老师 
描述:王安石的《伤仲》是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名篇。其故事也成为老师、家长教育孩子的经典事例。可是如果我们能不被王安石滴水不漏的叙述与论证所震慑的话,那么我们便会发现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
方仲的天才生涯
作者:陈雄  来源:男生女生(金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才  启蒙教育  农民家庭  搬运工  新华书店  最底层  传闻  千字文  免费  王安石 
描述:从最底层做起,到一个工地做搬运工,每天在烈日下劳作,可以赚20文钱,虽然收入不高也很辛苦,但他已很满足了,因为这比种地强多了。他妈就在租来的房子里对他进行启蒙教育,告诉他哪是葡萄哪是唐老鸭,告诉他1+
《伤仲》教学设计
作者:李明霞 张文侠  来源:新课程学习(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教材分析  宋代文学  学生活动  课文  教育课程  初中语文  议论文  教学设计  人教版 
描述:教材分析:本课是初中语文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课。这个单元安排的就是以成长为主题的课文。本文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写的一篇议论文。讲述了方仲由一个"神童"变化成一个普通人的经历
之哀与木兰之幸
作者:王子义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木兰  王安石变法  北宋  神童  政治革新  文学家  环境  结局  思想境界  将军 
描述:作为北宋一代名相王安石,不仅是政治革新的旗手、思想深邃的大家,更是耳熟能详的文学家。因还家路过仲家乡,在舅父家听说"世隶耕"的仲家有5岁神童仲之趣事,便记挂胸间,并
通过“不可思议”走近方仲
作者:汪俊华  来源:新课程(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模式  中学语文教学  文言文  课堂教学  二十年  重要性  王安石  教学经验  学生自主学习  教育 
描述:文借事说理,以方仲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文章分两部分:叙事部分写方仲幼年时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议论部分则表明作者的看
波:陈郁的确有伤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青年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国家乒羽中心副主任兼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波,昨天表示,陈郁的确因伤而不得已退出了德国公开赛的决赛,并不存在诈伤的问题。 据李波介绍,李波强调指出,我们也知道决赛的分量,不会轻易放弃
王安石若在,还会“伤仲”吗?
作者:暂无 来源:三晋都市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北宋诗人、散文家王安石有一篇文章叫《伤仲》,大意是说天资聪颖的神童仲因为没有学习,结果长大后沦为了一个庸人。我曾把这个故事讲给学生听,之后让他们交流讨论,并说说感受。结果,大多学生都说文章给了他
“赵锡日”应是官员的清醒剂
作者:暂无 来源:烟台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赵锡日”应是官员的清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