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熙宁变法的政治文化分析
-
作者:王荣科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熙宁变法 政治文化分析
-
描述:统政治文化的严重影响与制约下进行的,这就使得变法的结果不可避免地出现种种偏差与缺陷。新法在其长期实行中未能形成相应的新的政治文化,使得新法难以得到社会意识和社会政治心理上的广泛认同与支持。
-
试论李壁对诗歌笺释学的贡献
-
作者:周焕卿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笺释学 《王荆文公诗注》 李壁 王安石
-
描述:南宋李壁笺注的《王荆文公诗注》是宋代重要的一部诗歌笺注本。李壁在《文选》式的传统笺释方法基础上,发展了前代的注释之学,主要有三方面的贡献:以史证诗,借注王诗以显史;探求诗歌旨意;从文学角度来评论诗歌的艺术特征和审美价值。这对后代诗歌笺释之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
暑旱苦热
-
作者:王令 徐静 来源:中文自修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仑山 王安石 蓬莱 久旱
-
描述:安石所赏识的,认为是可与自己“共功业于天下”的人,他
-
古典诗歌欣赏
-
作者:黄国彬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敕勒歌》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天净沙·秋思》
-
描述:有时简直就是诗。其后,人类越文明,思想越抽象,离诗的境界越远。也就是说,文明开始时,人类只懂形象思维;文明结束时,人类的脑袋已像一架机器,把一切具体的东西分解成抽象的概念了。这句名言的后半部是否正确,要待美学家和文学批评家去讨论。《敕勒歌》这首名作却使人觉得“文明”的确“以诗歌始”。据《乐府诗集》引述《乐府广题》的话,《敕勒歌》“本鲜卑语”,其后“易为齐言”。坊间不少诗选说此诗为北齐的斛律金所作;其实此诗是敕勒族民歌,由鲜卑语译成汉语,斛律金充其量是译者,或者是记载中最先吟唱此诗的人。因此,《敕勒歌》虽然未必是文明草创期的作品,做《诗经》的玄孙还嫌年轻,但由于它是敕勒族的民歌,诞生时敕勒人大概仍不十分文明,因此我们勉强把它视为该族文明茫昧期的作品也无不可。无论如何,此诗的作者肯定没有研究过四声八病、矛盾语、反讽或符号...
-
学术史视野下的王安石变法研究——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
-
作者:韩毅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因此,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研究,从学术史的角度做一系统地回顾与总结,便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然而长期以来,学术界尚未有人从学术
-
学术史视野下的王安石变法研究——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
-
作者:韩毅 来源:宋史研究通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学术史视野下的王安石变法研究——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
-
两宋孟学研究
-
作者:周淑萍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孟子 孟学 王安石 张载 朱熹
-
描述:宋时期孟子的升格运动中,有四种力量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这就是柳开、宋初三先生为代表等宋初学人、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学家、程朱为代表的理学家、宋代帝王。宋初学人紧承韩愈进一步肯定了孟子道统传人的地位,理学家
-
进一步的“哥白尼回转”——从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说起
-
作者:斯彦莉 黄振萍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余英时 王安石 朱熹 理学史 政治文化
-
描述:德同风俗”等方面 ,王安石都为后来的理学家特别是朱熹提供了思想资源 ,并通过改革科举等制度变革在客观上为理学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条件
-
“虚构”中的事实-宋笔记小说中的“熙宁兴学”
-
作者:李屏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笔记小说 熙宁兴学 王安石 司马光 人品
-
描述:度上是由王安石性格的弱點造成的。
-
“喜喜”字的由来
-
作者:徐大才 来源:初中生学习技巧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知识 “喜喜”字 来源 王安石 典故
-
描述:“喜喜”字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