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315)
报纸(636)
学位论文(183)
图书(154)
会议论文(3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294)
地方文献 (21)
宗教集要 (3)
文化溯源 (2)
才乡教育 (2)
红色文化 (1)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3(437)
2011(499)
2010(503)
2009(448)
2006(333)
2005(265)
2003(241)
1996(230)
1986(163)
1979(37)
按来源分组
其它(246)
江西社会科学(44)
群文天地(10)
百花文艺出版社(6)
全国新书目(5)
青海师专学报(4)
中华书局(2)
今日中国出版社(2)
世界文学评论(1)
中国医疗保险(1)
品读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同学少年(作文)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品读王安石
王安石:行为过激的偏执狂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科技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自尊心过强不能将心比心过度敏感害怕受伤害――― 偏执类型的人,一般都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并十分敏感,固执己见,自命不凡。此外,人格偏执的人,还十分缺乏同理心,易将错误推诿他人或种种客观原因。凡此种种,都会使当事人在待人处事中表现出种种的偏向、偏见、偏信、偏好、偏激行为,并给其人际沟通及合作共事带来
旧事杂拌 王安石与爬灰
作者:暂无 来源:京华时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红楼梦》里焦大骂贾府“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通行本在这儿加了一个注:爬灰,公公与儿媳妇私通。但没说为什么爬灰表示这样一种意思。爬灰也写作扒灰,清人王有光所著《吴下谚联》解释这两个词,关于“扒灰”是这样说的:过去有座庙香火特盛,附近住户就偷偷跑去扒取香炉中锡箔纸钱的灰,从中淘出锡来卖钱,
王安石变法为何演变成悲剧
作者:暂无 来源:浙江老年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有着富国安民、强兵雪耻的强烈愿望。亲政以后,他急于物色能安邦治国的英才,最终将目光锁定在已颇具盛名的王安石身上。
王安石晚年与佛禅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民族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王安石晚年与佛禅 □ 骆佳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被列宁称之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然而,这位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晚年时却与
王安石变法:动机与效果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证券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王安石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青苗法,即由政府以低于私人利率的利率向农民贷款,农民以地里的青苗为贷款抵押。但此法在推向全国时,却引发了灾难性后果。各地都有固定的贷款准备金,上级下达的任务是要全部贷
王安石变法的再评价
作者:李存山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熙宁变法  范仲淹  庆历新政  评价  理财  司马光  宋神宗  青苗法  吕惠卿 
描述:,以授贼贤罔上之秘计于(蔡)京,则安石之所贻败亡于宋者此尔。”(同上书卷八)按照传统的评价,一是王安石变法之“急政”或“苛政”本身...
王安石变法为何演变成悲剧
作者:百家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悲剧  演变  改革运动  国家税收  安邦治国  地方官员  励精图治 
描述:王安石变法为何演变成悲剧
郭沫若的王安石研究及其特色
作者:马玉臣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郭沫若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 
描述:郭沫若的王安石研究及其特色
王安石财政思想评介
作者:严清华 邓江峰  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财政思想  公共财政 
描述:王安石的财政思想,既具有顺乎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的先进性,又带有与当时社会现实形成深刻矛盾的幻想性。以历史的眼光来审视,公元11世纪王安石的改革虽然失败,但他的财政思想,却给21世纪的人们留下了广阔